【第76期】荷清苑書簡 07.23-08.05

談取名字

吳國禎(北京清華大學物理系台籍教授)

荷清苑  logo S3人之有名,是很久了。很古的年代,只有貴族才有姓, 一般的平民百姓,只有名,而無姓。人的名字主要當然是用於辨別彼此, 當然,隨著社會文化的發展,給小孩取名時也附帶來對孩子的一種期待和祝福,所以取的名字多附有吉祥的字眼。古代的人,一般都是單名的,那時的人都還有字、號。字和號是到成年時才取的,一般字、號則取對名的注解。如李白,姓李,名白,字太白。孫中山,名文,字公武。單名其實是不好稱呼的,所以小孩有時還有取所謂的乳名。成年後有了字、號,一般就稱呼字、號了,而不稱名,這也是一種尊稱。辛亥革命以後,字、號基本消失不用了,只剩有姓和名。從使用方便的角度說,因為中國人的姓基本都是單姓,所以名一般還是取雙字的為多。

中國人對於姓是很看重的,姓是一個家族的標誌、一個人的榮辱,影響到一個家族,乃至對姓的榮辱。因此,歷來人們是不會改姓的,除非是過繼給別人家、招贅到女方,但這往往也是迫於無可奈何的環境。一個人改了姓,往往被認為是屈辱(於祖先)的一個事情。

中國文化的發源早,至晚到了漢朝,一般的人都有了姓。反而日本的平民直到了明治維新以後才有了姓,而那些姓也都是隨意取的,照中國人的標準是沒什麼文化的,一個人的姓名裡居然有「犬」、「龜」等字。話說日本人統治台灣時期,台灣人也是堅決不改為日本人的姓,國土可以淪喪,祖宗的姓是萬萬改不得的。直到了日本快戰敗的末期,日本人為了籠絡台灣人,才號召有所謂的「國語家庭」,一個家庭裡的成員不僅說日語,甚且把姓把名也都改為日本的姓和名。當然,這樣的「國語家庭」也會得到好處,會得到日本當局的表揚不說,戰時生活艱苦,也會得到一些生活方面的好處。一些沒有氣節的士紳,就這樣改為日本人的姓和名了。但是,他們也為一般台灣人所不齒。我父親生活過那個年代,我的兩位哥哥也出生在那個時期,我父親以後曾經和我們說過,他給我們兄弟取的名都有個國字,就是表示他永遠不當日本人的。這應是日據時期,一般普通平民百姓很真實、很純樸的內心世界的感情。

而在大陸上,辛亥革命以後,很多熱血青年突破了封建的桎梏,參加了革命,也把帶有封建意味的名給改了。不僅如此,因為亡命天涯,為了保命,很多人把姓也給改了,這個現象在共產黨裡相當普遍。台灣「二二八事件」以後,很多青年逃難到大陸,也都改名改姓了。但是,他們的小孩不少還是保留了自己原來的姓。不知情的人,往往困惑於為何父子、父女不同姓呢?多年以後,兩岸三通開放了,這些人雖然在台灣還有戶籍,但是因為在大陸改了姓名,要證明確是某某本人,也還得費一番功夫。

1949年大陸迎來了新的時代,這也反映到取名上,具有時代特徵的用詞紛紛成了小孩的名。我就見過有人叫「抗美」、「躍進」、「文革」的,還有叫「二七」(二七大罷工),叫「三八」(三八婦女節)的。我不知道像叫「三八」這樣的人,到了兩岸三通自由行的今天,她到了台灣會否感到很不自在呢?!

社會上的男女平等,也反映到小孩的姓上來了。小孩可以從父姓也可以從母姓,結果是一個家庭裡小孩們的姓也不同,這不僅是麻煩,也讓人是糊塗了!我想,這樣的「平等」也是要不得的。

也不知道從何時開始,特別是在北方,流行給小孩取單名。因為中國人的姓,最多也不過幾百幾千,而取的名又局限在一些具有「革命」意義的詞彙上,這樣就造成了很多人同名同姓。到兒童醫院看病的小孩居然有上百個小孩的姓名完全一樣,發藥都出現錯誤,也真是危險!

還有一種傾向,就是按詞彙就姓取名。例如,姓滿的就取為「滿意」,姓陳的就取「陳本」(成本),姓劉的就取「劉洋」(留洋),姓索的就取叫「索拉納」(像是老外了),甚至還有叫「胡來」的。還有取和姓同音的,如「劉瀏」。也有取一些僻字、難寫的字為名,旁人都不知道如何寫、如何念的。這些且不論如何,給小孩的一生造成的困擾和不便的,恐怕是多於方便的。這些單名的小孩將來長大了,如果出洋留學的話,還會遇到一個困擾,因為老外的習慣是名放於姓前,單名的人往往讓老外搞糊塗了,把名當成了姓,鬧出很多不便的事情來。我經常見有生小孩的家長,也給將來會有家庭小孩的學生們說這些閒話,給小孩取名得多用心啊!

這些年來,在台灣也在大陸開始流行取洋名。取洋名,就生活在海外的人還有些道理,因為漢字是單音節的發音,所以外國人一般不好發音,他們是多音節的。但是,外國人的名是(很)有限的,都是來源於宗教的名,而老外的姓卻是多於牛毛,反差於我們有限的姓。我在美國留學多年,就幾乎沒有見過兩個美國人的姓是相同的,而屢屢是有同名的。中國人如果取了洋名,用的還是原來的姓,這樣就很容易是同名同姓了。我有不少朋友在海外,我就和他們說,大家之間就不要用洋名了,否則我身邊就有不下10個以上的John Chen。你說,在通網路的時候,我如何知道誰是誰呢?也因此,不論是台灣人的圈子、大陸人的圈子,還是海峽兩岸之間的圈子,實在是沒有必要取洋名、用洋名的。

時代不同了,過去取洋名多少表明你有更廣泛的海外社會聯繫,或什麼高人一等的味道,現在不論台灣的人還是大陸的人在世界各地,都還是站立有底氣的,我們就用我們的本姓本名(中文拼音)是完全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