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霧霾漂洋過海?
聯防聯治應成中日韓首選
困擾大陸的霧霾問題近期也頻繁出現在日韓等國。有分析稱東北亞地區霧霾大多源於「中國製造」,也有專家研究稱各國責任「四六開」。
「空氣無國界」,對於「一衣帶水」的中日韓三國,所謂霧霾漂洋過海的理論是否成立?如何應對才能有效防控?近期在江蘇揚州舉行的東北亞名人會上,三國專家呼籲減少相互推諉指責,以「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作為思考和處理問題的出發點,聯防聯治應成首選策略。
日韓抱怨大陸霧霾「入侵」
2013年11月,韓國首爾一架私人直升機撞擊民間公寓後墜毀,造成機上2人死亡。韓國《中央日報》網站稱,這次直升機墜毀事故與「來自中國的霧霾」有關。
《日刊現代》網站2013年11月2日稱,日本氣象協會的一份報告顯示,大陸的PM2.5大氣污染將在冬天進一步加劇,並將跨洋傳播,影響日本。
隨著大陸霧霾天氣的持續發生,韓國、日本甚至地處太平洋彼岸的美國都傳來了對「中國霧霾」的抱怨之聲。而霧霾與環保問題也成為參加東北亞名人會代表的重要議題。與會人士指出,對於霧霾中國製造的指責,大多來自於日韓媒體和民間。但根據韓國有關專家對霧霾天韓國大氣中細微顆粒成分的分析,其中大概有40%來自大陸,而韓國本土產的污染物大約占60%。
亞洲地區目前是經濟發展重心,人類活動頻繁,導致很多發源於亞洲公害的問題影響全球環境,這不是某一國的責任,而是區域性的問題。
這是真正需要跨境共同解決的問題
空氣無國界,由於霧霾的漂洋過海,也讓很多人體會到了何謂中日韓三國「一衣帶水」。中方代表團團長、原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在東亞名人會的主題演講中,呼籲三國應當樹立「命運共同體」理念,將本國和本地區人民的根本福祉作為最大出發點。
污染治理問題無疑正是需要從共同體理念出發思考和處理的問題之一。韓方代表團團長、韓國前總理李洪九表示,「與會人士對威脅地球村的氣候變化和環境污染的深刻性都抱有共同的關心,這一問題才是真正的需要跨越國境共同解決的問題。有必要向三國政府提議在濟州島建立共同研究中心。」
中日韓三方代表認為,在聯防治理大氣污染方面三國有共同的地域屬性和責任;在合作發展環保產業、綠色經濟領域,三國有巨大資源優勢、市場機遇和發展潛力,在推動東亞可持續發展方面具有共同利益。
曾培炎說,日韓兩國目前單位GDP能耗較低,有很好的綠色低碳技術,完全可以依靠市場的力量,與大陸正在大力推行的節能減排、霧霾治理工作結合起來,三國還可在管理治理、政策法規、環境監控以及城市規劃等領域分享經驗,開展更為緊密的對話與合作。
共識明顯進展緩慢
儘管取得了相當大的共識,而中日韓三國多次倡議聯防聯治計畫,但展開合作的具體計畫和專案仍十分有限,大多仍停留在對話和交流的階段。
事實上,目前中日韓之間的任何合作進展都並不太順利。儘管有關專家說,歐洲國家已經就跨境污染物移動共同治理和追責問題達成協議,現在也到了中日韓三國坐在一起進行相關協商的時候。但參加東北亞名人會的多名人士都表示,「追責」和「推諉」不是當前中日韓治理環境,尤其是空氣污染應當採取的措施。
「合作容易協作難。」大陸一位與會人士稱,僅從大陸自身來看,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這些國內城市之間的合作和協作進展都並不順利,跨國合作更不容易。
韓國前環境部長金明子認為,目前並非三國沒有作為的空間。首要的,應將三國的相關監測資料和資訊公開透明,從共同研究分析開始著手。
對於日本來說,通過在環境領域的合作修復與大陸和韓國之間的關係是一條路徑。中韓兩國多位人士均提出,日本上世紀90年代已著手研究相關領域,擁有在治霾控霾領域相對先進的技術和經驗,如果技術和經驗能夠共用對中韓均十分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