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期】專題:中國大陸「新環保法」與環境污染問題 (四)

環境污染嚴峻形勢

為大陸環保產業帶來機遇

在此間參加中國綠公司年會的中外環保界人士認為,大陸嚴峻的環境形勢蘊藏著巨大機遇,但加大環境治理力度也面臨諸多考驗,環境整治需要政府、企業以及全社會形成合力,加強頂層設計、建立市場化運作機制成為他們關注的重點。

與會人士表示,大陸的環保治理有很多可以拓展的層次和空間。過去治理環境在治理「看得見的污染」,如水污染等,未來將要治理更多「看不見的污染」,如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等。大陸國土資源部近期發佈的調查報告顯示,大陸約16%的土壤遭到不同程度污染。

中國大陸已經意識到環境問題的嚴重性,並採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目前正在全國範圍內開展淘汰高污染、高能耗落後產能的整治行動,今年還將推動環保稅立法。一些企業界人士表示,大陸污染治理仍存在諸多挑戰,而運作機制和模式也仍有很多不足。此外,目前大陸經濟面臨下行壓力,加大力度治理環境面臨考驗。

北京首都創業集團董事長劉曉光指出,雖然近年來污水垃圾處理等環保產業的市場准入已經逐步放開,但現有的環保產業運作機制仍然存在與市場脫節的問題。

另一個挑戰則是環保企業仍處於「小而散」的現狀。大陸目前1700家環境服務業企業只有800億元收入,加起來還不及蘇伊士和威立雅兩家公司的收入規模。企業小而散,就沒有足夠的資金、力量投入更多研發,制約了企業整體實力和環保處理能力的提升。

中外業界人士認為,大陸當前破解環保治理難題,既需要政府對運作機制的改革,企業在環保意識和投入、創新等方面的加強,也需要民間組織的參與和每個個體的具體行動。社會各方包括每個個體環保意識的提升和積極參與被視為環境治理的最有效途徑,在這個過程中也需要有效的組織發動和創新的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