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期】在北京看電影

重度影痴的北京觀影筆記(之三) 

陸序
 

北京國際電影節
現場海報。(圖 ∕ 陸序)

北京國際電影節、百老匯電影中心

一想到電影節,記憶中就不脫人群、工讀生、海報或其他紙頁宣傳品,還有超商的微波加熱食品……有匆匆忙忙急著在開演後10分鐘內進場的觀衆(許多台灣影展在開演後10分鐘就禁止入場了),也有像我這樣駐守在影展放映地點,上午進場,不到深夜不出來的吸血鬼型影迷。即使因為影展時大量的看片,有時眼皮實在睜不開,銀幕的光綫都刺眼無比,像猫那樣的淺眠,總之電影節給人總是留下熱熱鬧鬧的印象。

來到第三届北京國際電影節(官方規定「電影節」的稱號不能亂用,因此不能再有新的「電影節」出現了,使得「電影季」、「電影祭」這樣的名稱接連登場)之前,我還是抱著一點點的興奮與期待,這使得我幾乎相信自己是跑錯了影院。朝陽區藍色港灣商場中的傳奇影院,門口放了一個近似奧斯卡小金人的紙板(像極了閑置的廢弃物),鋪滿紅色地毯的電影院入口大廳,牆上鑲了幾面大鏡子,鏡裡鏡外兩個世界加上服務員也不到10個人,甚至有些鬼影幢幢的感覺。

前看後看,沒有電影節的氣氛不說,服務前臺或任何標示也找不著。終於,在影院入口處,有一個類似動物園或博物館門口會有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或「國家4A級景區」文字的反光金屬板,上有「北京國際電影節指定影院」字樣,才讓我確認這個冷冷清清的地方就是電影節現場。當然,官網號稱電影節有30處放映場地,這可能正是其最不重要的一隅。據朋友說,北京國際電影節的宣傳不利,票卷多半給了贊助商,加上北京的「影迷又多」,使得觀衆一票難求。這次我也是見識到了。朋友在網絡上好不容易搶到兩張周二晚上7點的荷蘭電影《少女與死亡》(2012)的票(一張40元),於是全場一共賣出4張票。傳奇影院看來是個多廳的連鎖電影院,深入無人看守的地下室裡,放映場地約有150個座位,稀稀落落來了10餘位觀衆。

我不得不想起台灣的影展觀衆,為了看電影,會在周末北上(臺北)或南下(高雄),有個遲到的觀衆甚至給檢票的工讀生下跪求入場,實在太富有激情了!然而,在這個寂寥的氣氛中,我很慶幸所看的電影十分別緻,絕對比同為該電影節展映的《哈利波特》和《遠大前程》等令人倒盡胃口的電影要使人驚喜。這部荷蘭電影以象徵手法對普洛普的民間故事結構做了很棒的詮釋。以普希金的詩歌作為引子,攝影、剪輯、美術和節制的表演方式,整體配合的很好。透過類似王子拯救公主的童話,以萊比錫附近旅舍作為表達權力結構的空間,人性中的純真和成長的世故為影片主題,與荷蘭紀錄片《告別荒野》對照觀賞,將非常有意思!

由於對這般官辦的電影節失望太大,談談其他幾個北京的放映場地也許更能令人提起興致。

前兩年,在東直門開了一家來自香港的百老匯電影院,自稱為「大陸第一家藝術影院,倡導藝術生活」,想來是看到北京所謂「文藝小清新」的市場潜力。百老匯電影院擁有3個放映廳,除了同樣放映商業院綫片外,每年固定安排如「土耳其影展」等不同主題和國別的小型影展,及承擔諸如「他們在島嶼寫作–台灣文學電影展」這類的影片放映,並且時常有「青年導演新影像」等專放大陸「地下」導演作品的售票場(票價50元),二樓的會員中心有電影雜誌、原版DVD和電影書供會員借閱(入會費是100元),周末還有以國內外的紀錄片為主,由民間團體組織的「一畝三分地」放映會和討論活動。雖說我也去參與過幾次,但是對我而言,百老匯電影院地處偏遠,過去必得忍受7點整地鐵和公交電視播出的半小時《新聞聯播》及人潮(乘坐地鐵2號綫時,隨時得警惕被擠下月臺的危險),還有鳥不生蛋的好一段暗路,所以吸引力仍顯不足。
 
其他電影放映會和淘碟往事

 相較之下,由清華大學新聞傳播學院主要負責的「清影工作室」於每周末進行的「文津•清影•放映」,對住在海澱區的我來說就方便多了。「文津•清影」的主旨是「以影像溫暖世界」,放片只放紀錄片,以前在成府路上的文津酒店3層,一個常年裝修的大廳旁的小會議室放映,由於會議室的座位安排是呈兩個直角的匚形,所以只要觀衆一多,搶不到僅有的10來個中間的位置,就只能在90分鐘裡令脖子很痛苦的「向左」或「向右」看齊。這裡的排片規律,給人的感覺同樣是「沒有規則」,有片就放,而正是因此,無論是學生作品,還是地下導演的初試啼聲之作,都能看到,更重要的是完全免費且不時有導演交流,代價是吸入常年裝修的粉塵和氣味,以及穿過工地以達會場的危險和噪音。我曾因此看到周浩紀錄廣州火車站前派出所的《差館》(1和2,2010、2011)和季丹導演的以拾荒人家為紀錄對象的《危巢》(2011)。現在已改在清華大學校內放映了,我還沒有去過。

在798藝術園區中,尤倫斯藝術中心(UCCA)也不時舉行一些小型影展,或是包括實驗電影與現場表演的特別活動。尤倫斯藝術中心的放映空間是個有著呈大階梯形的觀衆席,百餘個灰色座位的高低落差較大,像個綜合用途的報告廳。有回我在這裡欣賞了一個名為「電影即浮屠」的講座加現場聲音和影像表演,演講者手持一個鑽石型的多面體,透過一個固定光源,使光綫折射在屏幕上,配合現場音樂進行表演,並放映了一部名為《水咒》的實驗電影。前者和幾年前臺灣女性影展上的現場表演《憂鬱的熱帶》給人差不太多的感覺。

又一次,英國官方的文化交流機構,邀請了British Film Institute選片人,將1940年代以前的早期倫敦和中國城市的紀錄片或家庭電影片段拼接在一起,請音樂家現場配樂演奏,也是十分有趣熱鬧的活動。這些影片都是黑白影像,但其中一段現今被加工為一截塗上紅色、一截塗上綠色顔料,使得放映時在觀衆身上産生了觀看彩色電影的錯覺。由于影片多為西方傳教士或商人、遊客所拍攝,所以異域獵奇的視角十分鮮明,同時,却又有不少片段由中國商人自購攝影機拍攝,從中國的公子小姐乘船遊湖,到北京和上海街景、市民服裝,以及1930年代倫敦碼頭擁擠的人海,在觀衆看來都非常有意思,特別是配上了所有飯店大廳都能聽到的樣板化的鋼琴演奏和流行歌曲,構成一個令人難忘的夜晚。

最後,除了電影以外,像我這類影痴免不了還要做的事就是淘碟(挑選和購買DVD)了。然而對於這點,我却遠不如大陸多年前購買「打口帶」的那些音樂專業戶。「打口帶」是指一種被某程度毀損的歐美音樂錄音帶或CD。因為其很明顯的受損和拆封,(CD更是有幾首音樂肯定讀不出來),所以(能)被當作廢品,一貨櫃一貨櫃的進口和銷售。當然,這些音樂製品都是正版的。而我至今却連正版和盜版DVD都分不清楚,而且我相信,除非有些玩家能把正版的音像産品生産商的名稱全部背下來,以在購買時一一對照和區分,不然這真是一件難事!

在2008年北京奧運前夕,朋友告訴我在中國美術館附近,有一家賣特別多電影DVD的音像商店。可惜,因為奧運整風,當我過去時,DVD都暫時收起來了,剩下的那些特別貴,也確實特別令人不想買的,想必就是正版的商品了。我所熟悉的幾家碟片或書店老闆告訴我,業內人都說,在中國,盜版碟有演員和導演訪談、花絮,甚至長達數小時的影片評論和背景紀錄片等附錄,多種語言的字幕和語音選項充足,封面包裝好看,塑封完整(不像一些正版DVD的包裝那樣非常易破),精益求精,比正版廠商有專業精神多了。從台灣來的朋友,幾乎沒有一個人到北上廣而不買幾片碟回家的。一片DVD大約是7元,有些商家則可能賣到10元甚至13元以上。以前我曾以為,會把舒淇的艶照當封面的(例如我在北京看到的台灣電影《10+10》),肯定不是正版,後來才發現我又錯了。這裡面沒有我找得著的規律。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