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讓「美麗」不再是「神話」──
一座中國大陸西部城市的「美麗發展」探索
■ 李雲路、馮國
隆冬時節,位於陝西省商洛市商州區馬池河鎮峪明村的一家尾礦綜合利用企業,探尋循環經濟對當地發展的促進作用。這家變「廢」為「寶」的企業被群山環繞,選址於此,主要考慮節約運輸成本和避免原料堆放造成二次污染。
陝西商山矗立建材有限責任公司專門利用尾礦渣生產「尾礦加氣混凝土砌塊」,用於樓房的非承重牆建設。從澆注、發氣,到切割、養護,車間基本實現自動化生產,山間平地中,一座座被網布覆蓋的「小山」堆放的就是原材料「尾礦渣」。
位於陝西東南部的商洛是中國大陸金屬和非金屬礦產資源的主要富集區,也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水質保障區。但是長期以來,和中國大陸其他很多資源型城市一樣,礦產開發既為當地經濟發展作出貢獻,也因技術落後造成了大量尾礦堆積,不僅佔用土地、污染環境,尾礦庫還面臨著山洪、泥石流來襲崩庫的危險。
因此,將尾礦進一步回收利用,實現無廢料排放,不僅能讓礦產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實現經濟價值,更是保護生態環境的需要。
對於商洛這個所轄縣區大半以上尚未脫貧的西部城市來說,如何在保護生態的同時發展經濟,實現「既美麗又富饒」的目標,不僅是商洛的課題,亦是很多中國大陸許多經濟欠發達地區的課題。
目前,商洛已經建成尾礦資源綜合利用項目32個,年可利用尾礦、廢渣600多萬噸,減少污水排放2108萬噸,減少廢氣排放86億方,減少粉塵排放53萬噸。 未來,商洛循環經濟產業核心區將以新型材料產業為重點,建設光伏、鹽化工等10個循環產業鏈,打造中國大陸現代材料及尾礦資源綜合利用示範基地。這樣,到2015年就可實現尾礦資源綜合利用率達到70%以上,資源綜合利用產業產值達到100億元人民幣以上。
擁有商南金絲猴、鎮安木王、山陽天竺山等豐富旅遊資源的商洛,曾經因為礦山的瘋狂開採、尾礦的大量囤積飽受生態被破壞的惡果。 發展尾礦資源再利用,創造循環經濟或許是商洛美麗的出路。(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