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期】真古西安城(二)

賀克

街景:南城門

街景:南城門

上回提到「曲江新區」大唐芙蓉園、大雁塔廣場、唐城牆遺址公園等景區的事,就不續說了。這都在西安古城的西邊,曲江池再更西的地方還有「秦二世墓」,也不難找。我們再回來北邊及城裡。

城牆‧落日‧腳踏車

現在的西安古城牆建造於明代,上頭全部開放,可以租腳踏車環一圈。朋友說「他們時間算得好好兒的,一輛單人車四十人民幣(外加押金二百)租一百分鐘,恰恰好夠你騎一圈。」我起初不信,可你得信。否則五十分鐘過去了,你會像我一樣慌,時間分秒過,但從南門(永寧門)往東,文昌門、和平門、建國門、長樂門(東門)、中山門,還要再經過朝陽門才能往火車站所在的解放門去,而到了北邊的解放門,別忘了你還得繞過半座城牆才能回原點。那時,就再沒閒情逸致,只能顛簸趕路。刻著磚窯師傅名字的古董磚,年久失修坑坑疤疤,而北方落日不會等你。

我的具體建議,是上網查好落日時間,確保自己幽雅地閒散在夕陽。牆裡是近百年積累的舊城風貌,牆外的是現代化高樓,若嫌累就別走完一圈,但火車站值得去,站前廣場連結的是縱貫古城最繁華的大街。

不過解放門本來不是這樣。1950年代初,曾為擴建火車站廣場而拆掉城牆,後經呼籲,終於在2005年以大跨距的拱型方式重新連接。西安城牆如今是登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朋友說覺得很糟,「本來就不該拆的,現在更應該恢復原狀」,但持平而論,犯錯是可理解的,因為主、客觀因素太複雜,對與錯有相對性。如果未來還有更好的兼顧方式,再改、再認錯亦未嘗不可。如「秦始皇陵」因技術不足而禁止開挖,便已達到世上許多政府無法觸及的標準。

碑林與市場

早先說過,我這趟住在南門口。往北走,西邊第一條路叫做「湘子廟巷」,尺度親和、植滿老樹。上頭有許多藏在深院裡的政府機關,和書店,作協也在這兒。不過都不讓進。若想鋪張的歇息,有幾家價格不是很便宜的咖啡廳,但一般都有免費無線網路。

南門東則是碑林、書院門步行街,賣著許多小玩意兒、書與字畫。朋友說本地人一般不來,但她父親要補文房四寶的時候也來這兒。於是我猜這也不是純給觀光客畫出來的區,且著名的「關中書院」也在這兒,現在是「陝西省西安師範學校」,可惜也不給進。

如果你熱心字畫,別忘了讓碑林博物館的師傅現場幫你拓印─先把宣紙貼上、搧乾,再拓字。裡面的陳列很壯觀,是在唐代的基礎上擴建的,收有石碑三千多件。如果你不願意買紀念品,那麼繞著城牆走也夠舒服。繼續往東,在普通民居的一角還有不起眼的「董仲舒墓」,屬陝西省第一批重點保護文物。這些民居前面都有一排又一排寫著房號且上了鎖的水龍頭,乍看有些傻,但細想,這也算「歷史遺留」吧!物質匱乏導致斤斤計較,但我們都經歷過這樣的時代。想想台灣,土氣的「古早文物」早已「文化商品」之姿重新上市了。

緊鄰此區有一市場,在東南城牆拐角附近。因為旅遊往往難得吃得均衡,於是我很高興遇到市場,時令的北方水果新鮮又便宜。唯一要做的,是先學學旁人怎麼詢價、喊價。

這天我便邊啃水果走到東門外。出東門、過街,順著斜往東北的「常樂坊」,會經過「唐罔極寺」及「八仙庵」。八仙庵的舊貨市場有許多算命攤,看來本地祭儀也多來此找道士。從「中山門」出城一樣可到八仙庵,牆裡的一側也有古玩城。引我注意的,不是古寺夾生於高樓之間的拼貼感,而是親眼見到師傅們以完整原木、純古法修復「唐罔極寺」,還有興建中的環城地鐵,和一群又一群跟前立著長柄拆屋榔頭蹲坐路邊等招工的粗工們。本來朋友建議,如果起得早,出城便能在沿著護城河的隨便一個公園裡看見成群老人舞拳、跳舞,但此時因為大整修、清淤,以及地鐵建設,所以老人們暫時不在。這也意謂你來西安時,當是另一幅景觀了。

這是當今中國城市的普遍樣貌,巨變中。中國城市今日「才」甦醒也有好處,許多的東西保留了下來,許多新知進來了,只要城市官僚的積極性跟得上變化的腳步,或能避開許多城市的不良經驗,由於渴望硬體現代化而帶來毀滅性災難。(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