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期】專題:解讀十八大三中全會《決定》系列一: 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和國企改革 (二)

地方國企改革三大看點

整合重組、股權多元、健全激勵

中國大陸國資國企改革因涉及面廣、影響深遠需要一個研究制訂的過程,不會立即實施。而地方國資體量較小、操作起來方便靈活,尤其是部分地區始終走在改革前列,未來動作值得期待。總體看,近期大陸地方國資國企改革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局面,整合重組、股權多元、健全激勵則是三大看點。

整合重組:做優做強國資

福建國資委日前透露,廈門將研究制定《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意見》,明確深化國企市場化改革的工作計畫時間點、路線圖;力爭在「十二五」時期,將原有22家市屬國有企業重新整合成大型的、市直管的大集團、大公司,加快國有資產證券化進程,新增3-5家上市公司、每戶市直管國有企業至少1家上市公司、資產證券化率達到40%以上。

為達到上述目標,下一步廈門國企改革將不斷優化資源配置、加快轉型升級、實現資源及產業擴張,爭取政府優質資源注入,實現新一輪跨越發展。與廈門同樣重視通過資產運作來做大做強國資的,還包括重慶等地區。重慶日前要求,當地國企要進一步深化改革、重組和創新,改革的核心和重點是資本的重組,要建立企業資本的市場化補充機制,形成資本循環。促進國有集團二三級子公司股權多元化,推動更多企業集團上市,從獨資形態轉化為多元投資的股份制。

浙江省國資委主任馮波聲日前表示,下一步深化全省國資國企改革的總體思路,包括以深化整合重組為切入點,加快推進國有企業的市場化、多元化和公眾化,重點是全面深化公司制股份制改革,著力提高國有資本證券化水準,加快推進戰略重組和資源整合。

股權多元:改革惠及民資

分析人士指出,除特殊行業外,多數行業民營經濟均可有序進入,因地方國企一般不比央企規模大、門檻高,在地方國資國企改革進程中,民資將迎來更多發展機會。

對於國資整合重組資本補充的來源,重慶提出,除通過股票上市募集資金外,還要通過吸引社保基金、商業保險基金、私募股權基金、產業引導基金、風險投資基金、法人投資等資金進入,形成多元化市場補充管道。股權融資的方式也要多元化,可採取收購轉讓、增資擴股、購買企業可轉股債券、融資租賃等多種方式。入股資金不限於現金、實物,還可通過土地使用權、知識產權等方式入股。

廣東日前在市場監管體系建設規劃中提出,拓寬民間投資領域和範圍,按「非禁即入」原則拓寬民間投資領域和範圍,制訂推進壟斷行業改革指導意見,為民間資本進入壟斷行業創造條件;加快制定公共資源特許經營管理辦法;鼓勵引導非公有制企業通過並購和控股、參股等多種形式參與國有和集體企業改組改制。

天津市國資委此前表示,市管企業要形成二層級核心骨幹企業和三層級優勢中小企業梯次,核心骨幹和優勢中小企業,具備條件的,原則上三年內都要進行產權多元化改革,引入優質外部資源,做好中小企業放開搞活、低效企業/資產清理退出。

健全激勵:激發國企活力

部分地區制訂新的激勵機制,分析人士表示這將有助於提高國企運營效率,對涉及的地方企業構成利多。浙江國資委表示,將進一步深化企業內部制度改革,加快健全激勵約束機制,改進提升國有企業的治理方式和運作效率,推進市場化選人用人機制改革。

南京市國資委透露,該部門實行「一企一策」考核市屬集團年度業績,激勵與約束相統一。激勵標準參考同城同類企業水準,薪酬與績效掛鈎。下一步將按市場化方向和分類監管要求,修改完善績效考核與薪酬管理辦法、制訂企業領導人員履職評價辦法和企業國有資產損失問責辦法,加大激勵約束力度。

山東國資委日前表示,從明年起建立健全綜合評價體系,把業績考核、企業經營者薪酬管理作為重要抓手,分類考核,探索建立考核結果與薪酬分配掛鈎、與幹部任免掛鈎、與中長期激勵掛鈎的機制。(新華社記者毛萬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