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進口與非洲基礎建設 ── 誰是「流氓債權人」?
■ 魏三多
西方有關「中國在非洲」主要圍繞中國大陸從非洲進口石油的問題,許多西方人指責中國大陸使非洲更加依賴於通過出賣原物料來獲得收入。
但根據2009年的數據,中國大陸從非洲進口石油,只占了非洲石油出口的8.7%,而歐盟和美國卻各獲得33%。因此,「中國在非洲」有沒有支配非洲的石油市場顯而易見。事實上,美國的石油進口才是最依賴非洲,甚至超越了中東。數據顯示,到2009年為止,非洲每日為美國提供的石油占全美進口的24%,超過中東所占的18.6%,美國政府甚至估計,從2002到2025年非洲石油產量將增長91%,而全球產量卻只增長53%。因此,2007起年美軍成立了非洲司令部以確保美國從非洲獲得石油。
另外,中國大陸獲得非洲石油的方式也不同於西方國家,主要差別在於中國大陸經常把石油交易與基礎設施專案貸款打包。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發達國家和國際金融機構基本上放棄了非洲的基礎設施項目,而且這些基礎設施項目也得不到私人和公共的融資,導致基礎設施的缺乏嚴重阻礙非洲的發展,從1992年到2003年,非洲基礎設施的國際投資只達到除北美以外的所有此類投資的4%。
在過去的40年裡中國大陸一直致力於建設非洲的基礎設施,並成為卓越的建設者。截至2012年,中國大陸已兌現了向非洲提供150億美元的優惠性貸款的承諾,並宣佈在未來3年內再提供200億美元額度信貸,重點支援非洲基礎設施建設。中國大陸此舉招致了西方八國財長批評,理由是應該避免「貸款和免除債務的惡性循環」,但是根據資料,富國在2005年承諾給非洲的額外250億美元援助款,到今日卻只支付了23億美元。
中國大陸在非洲取得石油的做法,也體現在2004年與安哥拉達成的協議所引起的關於「中國在非洲」的爭議中。這個協定之所以會引發爭議,是因為這個交易涉及向安哥拉政府提供的基礎設施貸款並沒有要求安哥拉政府報告資金如何使用。此項投資於基礎設施的貸款,利息定在1.5%,分17年內償還,其中還包括5年的免息期。後來利息更降至0.25%。協議還保證基礎設施中將有價值達30%的項目會保留給安哥拉人來做,其餘70%公開招標,當然70%公開招標的項目多數很可能由大陸公司得標。到2007年為止,中國大陸為安哥拉的基礎設施項目至少貸款了60億美元。
如同非洲研究者Deborah Brautigam所指出的,中國大陸「經常取消非洲國家的債務,這些貸款通常是以零利率發放的,同時沒有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所要求的令人質疑的條件」。例如,迦納兩個主要城市阿克拉和庫馬西之間的公路,就是用中國大陸的無息貸款在2006年修造完成的。正如一個香港記者所指出的,因為中國大陸的貸款和援助與基礎設施項目綁在了一起,「腐敗的統治者就沒那麼方便地用它來購買賓士了」。美國的一名非洲觀察員認為,中國大陸的援助比西方的援助更為有效,因為中國的許多援助被用於「水電站大壩、鐵路、公路和光纖電纜,這有可能造福老百姓,無論他們生活下的制度是多麼腐敗」。
無論如何,今日非洲仍然深陷西方設立的「債務陷阱」是不爭的事實,全非洲欠債多達3000億美元,並每年向西方富國支付大量利息。如果說,「中國在非洲」意指著援助非洲基礎建設的低息貸款,甚至是經常性的免除債務。那麼因此而被美國財政部指控為「流氓債權人」,不也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
編按:
近 幾年來國際上有許多「中國在非洲」(China in Africa)的討論,特別是在那些與非洲聯繫密切的西方國家,如美國、英國和法國。中國大陸在非洲的作為被西方政治精英描述為與西方爭奪非洲資源和影響 力的對手,甚至關於「中國在非洲」的話語比關於「西方在非洲」的話語要顯得負面得多。
這種話語伴隨的一種偏 見,認為中國在非洲的作為阻礙了非洲的發展。例如,2007年《紐約時報》的社論標題《非洲亂治的庇護者》便直指中國大陸。這種話語的本質是指責中國大陸 在非洲的政策有損人權,甚至是一種「殖民主義政策」,這種指責建立了一個假設,即在話語的背後「高尚」的西方當然與此不同。
事實上,對於 「中國在非洲」的作為既不能簡單地用「雙贏」來概括,也不是西方媒體所描述的噩夢。「中國在非洲」與「西方在非洲」確實有某些共同之處,但是兩者仍然存在 著顯著的差異;近代中國曾經長期處在半殖民、半封建狀態,即便新中國成立至今,即便在綜合國力上有了明顯的飛躍,但歸根到底,中國大陸目前還只是一個發展 中的大國。這些因素必然使中國大陸的非洲政策與西方有所不同,甚至有可能更尊重非洲自身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