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犇報‧第50期】專題:中國在非洲 (二)

非洲的「中國故事」

馬述昆

在肯亞,去年11月建成通車的錫卡高速公路被當地人稱為「中國路」,原因很簡單:這條雙向八車道的肯亞首條現代化高速公路,不但融資來中國大陸,同時也由三家陸資公司承建。

在剛果,中國大陸援助的農業技術示範中心在當地也出了名——在不到兩年時間裡,使曾經的荒郊野外變成良田美景,當地農民也從中學到了先進技術。

在辛巴威和馬拉維,中國大陸醫療隊的「光明行」活動免費為600多名普通百姓做白內障摘除手術,讓他們重見光明。

路通了,病治好了,經濟發展了……這是「陽光炙熱之洲」發展過程中經歷的一個個「中國故事」。

一系列數字印證著中國大陸對非洲的援助:3232公里鐵路、8000多公里公路、11個國際機場和地方機場、9個港口、100多所中小學、50多家醫院。五十年來累計派出1.8萬人次的醫療人員,診治2.5億人次的非洲患者。累計培訓各類人才達4萬多名,建立15個農業示範中心、5個經濟開發區。

自2000年以來,中非雙邊貿易從100億美元上升到2012年的2000億美元,在非洲開展經貿活動的大陸公司已達2000多家。有統計數位顯示,中非合作對非洲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多年保持在20%以上。與此同時,諸多中國大陸企業與員工也從中非合作中獲得發展、受益。

2008年大陸發生汶川地震後,剛果向中國大陸捐贈了100萬美元,赤道幾內亞向災區捐贈了200萬歐元;2010年玉樹地震後,剛果更是在災區捐建了一所小學,成為玉樹地震後向中國大陸提供捐助最多的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國家。對於一個未實現溫飽的非洲國家的舉動,更顯中非關係的重要意義。(新華社)


編按:                                 

近 幾年來國際上有許多「中國在非洲」(China in Africa)的討論,特別是在那些與非洲聯繫密切的西方國家,如美國、英國和法國。中國大陸在非洲的作為被西方政治精英描述為與西方爭奪非洲資源和影響 力的對手,甚至關於「中國在非洲」的話語比關於「西方在非洲」的話語要顯得負面得多。 

這種話語伴隨的一種偏 見,認為中國在非洲的作為阻礙了非洲的發展。例如,2007年《紐約時報》的社論標題《非洲亂治的庇護者》便直指中國大陸。這種話語的本質是指責中國大陸 在非洲的政策有損人權,甚至是一種「殖民主義政策」,這種指責建立了一個假設,即在話語的背後「高尚」的西方當然與此不同。

事實上,對於 「中國在非洲」的作為既不能簡單地用「雙贏」來概括,也不是西方媒體所描述的噩夢。「中國在非洲」與「西方在非洲」確實有某些共同之處,但是兩者仍然存在 著顯著的差異;近代中國曾經長期處在半殖民、半封建狀態,即便新中國成立至今,即便在綜合國力上有了明顯的飛躍,但歸根到底,中國大陸目前還只是一個發展 中的大國。這些因素必然使中國大陸的非洲政策與西方有所不同,甚至有可能更尊重非洲自身的權益。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