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說中非經貿合作
■ 王龍琴
歷屆中非合作論壇部長級會議舉辦 時間與地點。(製表:新華社) |
中國大陸與非洲經貿合作始於20世紀50年代。中非雖然發展程度不同,但雙方經貿合作互補性很強。半個多世紀以來,中非經貿合作規模逐步擴大,合作領域不斷拓寬。
中非貿易快速增長
中非雙邊貿易額1950年僅為1214萬美元,1960年達1億美元,1980年超過10億美元。2000年,中非貿易額首次突破100億美元大關,此後連續8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長速度,2008年突破千億美元大關達1068億美元。2009年以來,中國大陸一直保持非洲最大貿易夥伴地位。2011年,中非貿易額為1663億美元,2012年達1984億美元。
貿易結構不斷優化
上世紀50年代,中非貿易主要以棉花、礦產等初級產品為主。隨著中非貿易結構逐步優化,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中國大陸對非洲出口商品以輕工、食品、化工、土畜產等為主。2000年以來,技術含量和附加值較高的機電、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已占中國大陸對非出口總額的一半。中國大陸還採取一系列減免關稅等措施,促進非洲對華出口。近年來,非洲的鋼材、銅材、化肥、電子產品等工業製成品陸續進入大陸市場,非洲對華出口額增長迅速,從2000年的56億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932億美元。2011年,非洲對華貿易順差為201億美元。
經貿合作多元化
上世紀50年代,中非經貿合作以貿易和對非援助為主。此後,在雙方共同努力下,合作領域不斷拓寬,合作內容日益豐富。特別是2000年中非合作論壇成立後,雙方經貿合作進一步加強,貿易、投資、基礎設施、能源建設全面推進,金融、旅遊等領域的合作逐步拓展,形成了多層次、寬領域的格局。中國大陸還通過在非洲5個國家設立6個經貿合作區,成立中非發展基金、非洲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貸款等途徑,擴大對非投資,幫助非洲中小企業創業。中非貿易對非洲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20%。
投資領域不斷拓寬
至2012年底,中國大陸對非直接投資存量已近200億美元,僅2012年對非洲直接投資就達29億美元。其中涉及金融、加工製造、商貿服務、農業、交通運輸等領域的投資比例為75%。目前,有超過2000家陸企在非洲50個國家投資興業。非洲員工比例超過70%。
與此同時,非洲對華投資亦穩步增長。至2011年底,非洲國家累計對華直接投資達129億美元,涉及石油化工、機械電子、交通通訊等領域。
目前,中國已兌現了向非洲提供150億美元優惠性質貸款的承諾。2012年還宣佈在未來3年內提供200億美元額度信貸,重點支援非洲基礎設施、農業、製造業和中小企業發展。(新華社)
編按:
近 幾年來國際上有許多「中國在非洲」(China in Africa)的討論,特別是在那些與非洲聯繫密切的西方國家,如美國、英國和法國。中國大陸在非洲的作為被西方政治精英描述為與西方爭奪非洲資源和影響 力的對手,甚至關於「中國在非洲」的話語比關於「西方在非洲」的話語要顯得負面得多。
這種話語伴隨的一種偏 見,認為中國在非洲的作為阻礙了非洲的發展。例如,2007年《紐約時報》的社論標題《非洲亂治的庇護者》便直指中國大陸。這種話語的本質是指責中國大陸 在非洲的政策有損人權,甚至是一種「殖民主義政策」,這種指責建立了一個假設,即在話語的背後「高尚」的西方當然與此不同。
事實上,對於 「中國在非洲」的作為既不能簡單地用「雙贏」來概括,也不是西方媒體所描述的噩夢。「中國在非洲」與「西方在非洲」確實有某些共同之處,但是兩者仍然存在 著顯著的差異;近代中國曾經長期處在半殖民、半封建狀態,即便新中國成立至今,即便在綜合國力上有了明顯的飛躍,但歸根到底,中國大陸目前還只是一個發展 中的大國。這些因素必然使中國大陸的非洲政策與西方有所不同,甚至有可能更尊重非洲自身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