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期】荷清苑書簡 2013.7

禪學和辯證唯物論(3)

吳國禎(北京清華大學物理系台籍教授)

我讀北大教授季羨林著《禪與文化》(中國言實出版社)書,收穫很大。他認為研究神學問題要從:經濟關係、來源關係、意識形態和共同歷史使命幾個方面來加以論證。
這就是說:不把世俗問題化為神學問題,而是要把神學問題化為世俗問題。佛教在印度的消亡,而在中國得到廣泛的傳播,並且和中國文化相結合,這只能從這樣的視角,觀點來分析,才能得到理解。

且舉兩個例子:
A.歷史上出現過多次的排佛,主要的原因是出於經濟,而非宗教。僧人不耕不織,影響了生產力的發展,因而不排不行。這就是問題之關鍵所在。在所有的佛教宗派中,了解這個道理的似乎只有禪宗一家,禪宗是提倡勞動的。他們想改變靠寺院莊園收入維持生活的辦法。最著名的例子是唐代禪宗僧懷海制定的「百丈清規」,其中規定,禪宗僧徒靠勞作度日,「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在中國各佛教宗派中,禪宗壽命最長,最重要的原因還要到宗教需要與生產力發展之間的關係中去找。在世界上所有的國家中,解決宗教需要與生產力發展之間矛盾最成功的國家是日本。他們把佛的一些清規戒律加以改造,以適應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結果既滿足了宗教需要,又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在日本,佛教的世俗性或社會性是十分顯著的。
 

B.釋迦牟尼和他的弟子以及再傳弟子同商人有多方面的聯繫。世界上任何一個宗教,都沒有像佛教這樣,同商人有這樣密切的聯繫。這個看似沒有什麼重要意義的商人與佛教的問題,很有必要加以探討,因為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佛教興起時印度的社會狀況、階級劃分情況,可以看出佛教所以迅速發展的原因。早期,商人與佛教關係密切的原因,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分析:
 

1. 經濟關係:商人是施主,二者都以城市為據點,佛教是以城市為大本營,佛教依靠商人的旅行而傳播開來。
 

2. 來源關係:二者在思想上同源,商人與佛教徒之間確實有一些共同的心理狀態。佛教講因緣,講因果,反對戰爭,這符合商人資本產生利潤的心理。商人看到金錢能產生利潤,有投資就有利潤,也就和因果的思想一致了。
 

3. 意識形態的關係:不殺生、非暴力的學說、反對戰爭的思想。最怕戰爭的是商人和農民。商人是擁護這種學說的。輪迴轉生的學說是佛教最基本的教義之一,十二因緣的核心就是這種思想。佛教是新興勢力,反對種姓制度,主張業報輪迴學說,說明種姓是可以改變的,這就符合那些因種姓制度而受壓迫的沙門者的思想要求。
佛教早期在印度的傳播,主要靠商人。中國沒有商人的社會基礎。佛教初入中國,不是在人民群眾中紮根,而是得到皇帝和王公的垂青。中印兩國商人階級發展的規律也不同,中國歷來重農而輕商。
 

對於佛教我們應該一分為二。它有它的糟粑,這是不容置疑的,但也有積極的方面。中國的儒學素來是闢佛的。但是,事實上許多儒家的大學者都學過佛,佛教的教義以及分析問題的方法,對他們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佛教在唐朝「中國化」了,成就了禪宗,也融入了中國的文化,舉如:大家熟悉的范仲淹《岳陽樓記》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帶有明顯的禪學思想。禪宗是適合中國士大夫的口味的,它結合了魏晉南北朝的「清談」思想,而發展起來的。禪學影響了宋元以後的理學(朱熹、周敦頤、陸九淵、王陽明)。宋明理學因吸收了佛教的一些東西,才能成其大,成其深。中國如果沒有佛教的話,我們的文學、建築藝術、繪畫藝術、雕刻藝術,決不會發展成今天這個樣子。(待續)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