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期】中國大陸推動進口農產品「雙反」措施

秦皇島市北戴河區費石莊村的新農村全景。 (新華社 楊世堯 攝)

秦皇島市北戴河區費石莊村的新農村全景。 (新華社 楊世堯 攝)

文編/吳松山

大陸作為世界最大農產品進口國決定健全進口農產品「雙反」和保障措施法律法規,以建構公平競爭的農產品進口市場環境,保護本地農業產業的正當利益。

今年大陸中央一號文件作出部署:健全農產品貿易反補貼、反傾銷和保障措施法律法規,依法對進口農產品開展貿易救濟調查。

在高度開放條件下,中國大陸必須健全公平競爭的農產品進口市場環境,以維護大陸農業產業安全和促進農業持續穩定發展,而完善進口農產品貿易「雙反」和保障措施法律法規是其中的關鍵。

世界貿易組織允許其成員在進口產品傾銷、補貼和激增等給其國內產業造成損害的情況下,使用反傾銷、反補貼和保障措施等貿易救濟措施,保護國內產業不受損害,以維護國際貿易正常、平等的競爭秩序。

反補貼、反傾銷和保障措施是符合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的貿易救濟主要工具。按照世貿組織規則,中國大陸初步建立了包括反補貼、反傾銷和保障措施的貿易救濟法律法規,並據此開展了一些貿易救濟實踐。

目前,儘管中國大陸至少有7種主要農產品的產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的資料,大陸2011年首次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農產品進口國,並以不到世界平均水準四分之一的關稅稅率,成為世界上農產品市場最開放的國家。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指出,中國大陸農業的主要矛盾由總量不足轉變為結構性矛盾,突出表現為階段性供過於求和供給不足並存。

農業國際貿易問題專家表示,國際市場是優化國內農產品供給結構的一個必要手段,但是必須依法阻止出口國對其出口到中國大陸的農產品進行補貼傾銷,避免損害大陸的農業產業安全。

以糧食為例,中國大陸的糧食產量在2016年以前實現了「十二年連增」,年產量產能已超過6億噸,糧食庫存處於歷史最高水準,部分地區出現「賣糧難」現象。

同時,由於存在較大價格差,國外價格低廉的糧食進口大幅增長甚至超量進口,衝擊著國內市場,開始出現「糧賤傷農」的外部壓力,擠壓了國內生產者的生存空間,給大陸糧食產業安全帶來挑戰。

2015年中國大陸糧食產量達創紀錄的6.2億噸,而消費量約為6.5億噸,需要進口彌補缺口0.3億噸,但實際進口量卻高達1.3億噸,相當於超量進口1億噸。

在2015年的全球糧食安全指數排名中,中國大陸綜合排名僅為第42位。這些最新情況顯示,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和農產品市場高度開放之下,高產量、高進口和高庫存的「三高」壓力,正衝擊著中國大陸的糧食安全。

農產品的大量進口使國際農產品供需劇烈波動情況也會快速傳導到國內市場,進一步加劇大陸農產品供需波動和市場風險。此外,大量進口和外資對特定產業的過度進入也導致大陸部分農產品的產業控制權和定價話語權削弱。

譬如,大豆、植物油、大麥等產品的大量進口,降低了中國大陸的自給水準;由於全球產業鏈掌握在少數跨國公司手中及外國資本的進入,作為買方的大陸正在失去相應的定價話語權和產業控制權。

中國食品(農產品)電子商務研究院發佈的《2015—2016年中國糧食安全(評估)發展報告》顯示,中國大陸糧食行業安全狀況不容樂觀:小麥基本安全或弱安全;稻穀基本安全或弱安全;玉米供過於求不安全。而食用油、花生、大豆進口率太高不安全。

中國大陸健全農產品貿易「雙反」和保障措施法律法規,對減緩國外農產品對國內同類產業的衝擊產生積極影響,也對各種原因下形成的高對外依賴度品種,例如大豆、豆油等價格走勢產生重要影響。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翁鳴說,這是戰略上的一次調整,有助於改變長期以來中國大陸與部分國家在農產品貿易中的不利局面,有利於提高中國大陸在國際農產品貿易體系中的地位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