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期】從港珠澳大橋主體橋樑看「中國標準」

港珠澳大橋主體橋樑全線貫通,體現許多「中國標準」。(新華社 梁旭 攝)

港珠澳大橋主體橋樑全線貫通,體現許多「中國標準」。(新華社 梁旭 攝)

文編/吳松山

全球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主體橋樑於今年9月27日正式貫通。港珠澳大橋是連接香港、珠海、澳門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全長55公里。其中,工程量最大、技術難度最高的是長約29.6公里的橋—島—隧集群的主體工程。

據施工單位介紹,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同時有著許多「第一次」:外海大型深水沉管隧道施工在中國大陸是第一次,大型鋼圓筒成島施工在世界上是第一次,重達8萬噸的混凝土預製構件工廠法施工在世界上是第一次;僅主樑鋼板用量就達42萬噸。

由於,這裡是全球最重要的貿易航道,每天有4000多艘船隻穿行;橋主體工程靠近香港和澳門機場,必須在限高範圍內施工;大橋還與中華白海豚的保護區重疊,人們必須在建設過程中確實做好海洋環境保護。

以海上橋樑耐久性問題為例,港珠澳大橋打破了大陸自己通常的「慣例」,制定了120年的設計標準。在國家科技支撐計畫引領下,大陸科研人員依靠1986年以來湛江地區累積形成的海洋水文資料攻克了大量技術難題,創造性地提出了「港珠澳模型」等一整套具有中國特色以及世界水準的海洋防腐抗震技術措施,最終保障了相關指標的達成。

依託強大的「中國製造」和「中國裝備」,港珠澳大橋得以大規模採用工廠化製造、海上現場組裝的「拼積木」模式進行施工。為了完成105公尺,重2786噸的「海豚」造型航道橋橋塔的建設,工程人員採用了兩台分別為3200噸和2300噸級大型浮吊船協同作業,實現了鋼塔的「海上空中翻轉」,創下了新的世界紀錄。

港珠澳大橋的建設,也帶動了大陸企業在多個領域的技術突破。為大橋橋塔提供斜拉索的江蘇法爾勝纜索有限公司研發出新型鋅鋁合金鍍層高強鋼絲,使用壽命比普通鍍金鋼絲長40年,不僅滿足了港珠澳大橋的建設需要,也在相關領域實現了全球技術領先。

隨著橋樑工程的貫通,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已全面進入島隧工程完工階段。作為世界上最長的沉管海底隧道,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由33節沉管拼接而成,目前完成28節沉放,海底延伸至4860公尺。

預計大橋全線建成後,香港至珠海、澳門的通行時間將由陸路約3小時、海上約1小時變為陸路半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