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編/吳松山
昔日,中國大陸是「世界工廠」,但被貼上了「創新力不足」的標籤。如今,大陸正處在由「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轉型的風口,迅速崛起為世界創新領域的領跑者。
從北京的創業大街到深圳的科技孵化器,創新正以一種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中國大陸蓬勃發展。從無人機到人工智慧,從互聯網到基因工程,創新企業正在重塑中國大陸的科技與商業前景。
恩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戴翔在美國學習工作了20年,先後在多家創新創業公司擔任研發和管理職務。他看準了儲能市場的潛力,於2012年毅然回到大陸創業,與朋友一同在江蘇省南通市創立了恩力能源,專注於自主研發、生產世界先進水準的儲能用水系離子電池產品及儲能系統。
「從人才政策到三年免租金的代建廠房,南通市政府為恩力能源提供了不少優惠政策,支援企業的發展。」戴翔說。2015年4月,恩力能源建成了中國大陸第一條水系離子電池試生產線,成為除美國阿奎恩能源之外全世界第二家生產這類離子電池的研發生產企業。
戴翔介紹說,與現有包括鉛酸電池和鋰離子電池等在內的儲能技術相比,水系離子電池技術更加安全環保,且使用壽命更長,具有廣闊的應用市場。他的公司將於今年年底完成測試,計畫到2017年年中開始量產。
事實上,經過四年多的發展,恩力能源現擁有30多項專利、50多名雇員,註冊資本從最初的500萬元達到6596萬元,公司業務也拓展到歐美和東南亞等國家。戴翔預計到2020年公司的年產值將達20億元。
過去十多年間,中國大陸經歷了經濟繁榮,勞動力和資本大量湧進從事服裝或手機加工製造的企業。如今,中國大陸不再想只做世界的生產車間,決策者希望國家未來的發展更多由新技術、新理念和新商業模式來引領推動。
創新,才有出路,才能實現從跟跑到領跑的轉變。近年來,中國大陸大力支持科技創新,研發支出迅速增長。大陸科技部資料顯示,2015年中國大陸全社會研發支出達14220億元人民幣,其中企業支出超過77%。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美國康乃爾大學和英士國際商學院日前共同發佈的2016年全球創新指數顯示,中國大陸首次躋身世界前25位最具創新力的經濟體行列,較2015年前進4位。此前,高度發達經濟體在該指數中一直佔據主導地位,中國大陸躋身25強標誌著中等收入經濟體首次加入了高度發達經濟體行列,反映出大陸創新表現在不斷完善。
除了國家整體創新水準的提升,陸企也處於這場創新革命的最前沿。美國《福布斯》雜誌評選的「2016全球最具創新力的企業」榜單中,上海萊士血液製品股份有限公司排在第16名。而在另外一份由《快公司》雜誌評選的榜單中,大陸的華為因「在全球移動市場競爭中佔據上風」排在第13位。
「創新才有出路。」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如是說。28年的時間,正是對創新和研發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投入,支撐了華為的持續快速成長,使它由默默無聞的小作坊成長為資訊通信領域的全球領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