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編/吳松山
6月25日晚8時,伴隨著空氣撕裂的聲響,長征七號運載火箭噴射出耀眼的白色火焰,在萬眾矚目下奔向太空。
這是長征七號的首次發射,在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發射次序裡排在第230位。可這第230次的發射並不普通,對大陸航太事業具有里程碑式意義。正如長征七號運載火箭總指揮王小軍所說,「長征七號是一型跨代的火箭。」正式命名「長征七號」
其實,長征七號最初並不叫這個名。在2006年前後,為適應航太戰略需求,大陸有關部門決定,在長征二號F火箭的基礎上進行升級改進。「長征二號F/H」,是最初立項的名稱。
新研製的「長征二號F/H」火箭要符合無毒無污染的現代環保理念。火箭的研製因此有了更高的定位和起點。這也就意味著,必須為新型火箭配備大推力新燃料發動機。「心臟」一換,「全身」皆動,隨之而來的是電氣系統、增壓輸送系統等各個方面的改變——新一代運載火箭雛形已現。
2011年1月,新型火箭名稱最終確定——長征七號。
確定首飛時間
長征七號,長征族譜又添新名。
這個名字給航太科技研究人員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他們深知,長征七號首次飛行是大陸載人航太第二階段的重要一棒,是太空新長征邁出的重要一步。
2008年11月,組建型號研製隊伍,組織方案論證;2009年1月,成立型號辦公室;2010年5月,通過火箭研製方案階段評審;2011年1月,長征七號火箭研製正式立項。
一枚新型運載火箭:運載能力13.5噸、採用煤油液氧燃料、全三維數位化……他們定下了火箭的運載能力、推進劑類型、設計製造手段等核心內容。
歷經方案、初樣、試樣研製,他們把首飛時間定在了2016年6月。
初樣研製階段
這次,橫亙在研發人員面前的不僅僅是高強度的工作,還有一項項亟待攻克的技術難題。
在正式立項後6個月,也就是2011年7月,長征七號即轉入初樣研製階段。在這個階段,所有的關鍵技術都要取得突破,所有器件都要經過地面試驗考核。在這個過程中,研發人員做了1600多項研製實驗,大型地面實驗達360多項,幾乎把所有技術難題逐一攻克。
在這個階段,火箭在工藝、結構、動力等多個系統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和困難:
——全新的火箭,大量的工藝設計和大量的工裝研製。
——從助推器到芯一級、芯二級,每一台的發動機都按照飛行程式、進行充分的試車,但以往火箭發動機可能測試1萬多秒就發射的檢驗經驗在長征七號可能行不通,測試時間預計要達到5萬多秒。
試樣研製階段
2015年5月,試樣研製開始,也就是說,各器件的生產和首枚火箭的總體裝配正式開始。
與以往不同,這次的設計和裝配沒有一張圖紙,火箭40多個部段,需要從零開始,建立起40多個三維模型。
長征七號還有很多「特殊要求」,尤其是為了適應海南文昌發射航太發射場「高溫、高濕、高鹽霧」和「強颱風、強降雨、強雷暴」的特殊氣候環境,它一直在加強「自我修養」——
開啟大陸面向太空新長征
2016年5月8日,大陸航太人歷經8年磨礪的長征七號火箭從天津港出發,首次以海運的方式運往海南文昌發射場;5月23日,長征七號火箭完成垂直總裝;6月22日,長征七號火箭垂直轉運至發射塔架;6月25日20時00分,長征七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