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犇報‧第33期】方遠觀點──揮之不去的「文明分斷論」陰霾

張方遠

台灣對大陸的認知,還沒脫離冷戰思維。圖為戒嚴時期台灣的小學國語課本,形容大陸是「沒有太陽的地方」。(網路圖片)

         
        近日一位大陸學生寫了篇博文〈為什麼台灣人現在不認同「中國」呢?〉,他試著以台灣人主流對中國大陸的認知與觀感,來回答其標題的發問。這篇博文在大陸網友之間相互流傳,這點可以令人理解,因為正視與面對當前台灣島內民眾的真實感情,是大陸主動與台灣交往過程中,所必要做的「功課」。

        在這篇頗長的文章中,作者舉出很多實例,而推導出結論:因為台灣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並且熱愛這種與大陸迥異的生活方式,所以台灣人不願意認同以大陸為代表的「中國」。由於作者嘗試站在台灣的角度來寫作這篇文章,因此許多台灣網友讀後感就是「心有戚戚焉」,在臉書與博客廣泛轉載,盛讚這位「中國」同學面對「事實」的勇氣。

         

        在部分台灣網友熱衷轉載這篇博文的浪潮之下,我們必須冷靜仔細地檢視這篇文章的觀點,是否真的對於台灣社會價值的正常發展、兩岸的和解與和平,以及兩岸民眾健康的往來等方面有所助益?

龍應台式的「文明」觀
        這篇博文的論述可以簡化為「大陸不自由、不民主,而台灣要維護已有的自由與民主,所以不認同『中國』」,原作者如此的理解方式,在他的結論也可得到印證。無獨有偶,近來一位名氣頗盛的台灣文學學者,在雜誌上發表〈沒有臉書的城市〉,他說以北京為代表的「中國」,因為不能在「臉書」上暢遊,只能「低聲對話」,所以「沒有臉書的城市」代表的就是「不文明」。他因而天真地斷定,只要北京市民可以使用臉書,就會浮現「文明的面貌」。
        無論是大陸同學所說的「生活方式」,還是這位學者所說的「文明」,其實也就是前幾年龍應台所弘揚的「台灣想像」與「大陸想像」之間的壁壘。龍應台2005年發表文章〈你不能不知道的台灣〉,把在台灣的「中華民國人」描繪為:冷靜、包容與尊重;2006年發表文章〈請用文明說服我〉,接著再以自由、開放與民主來將台灣形象化。事實上,龍氏的潛台詞就是,一切相對於以上價值的,就是「你不能不知道的中國」,並以此來鞏固、加深兩岸的對立。龍氏的文明觀,既沒有政治上張牙舞爪的暴力性,也沒有庸俗的銅臭氣,在台灣社會相當有市場。
        更進一步地說,上述種種以龍氏為代表的「文明」論述,背後就是戰後西方國家在其他地區所散布的現代化價值。按趙剛的說法,這些價值包括了社會組織分化、自由市場、消費社會、憲政民主、政黨政治、政治自由與文化上的個人主義等等美國的既存意象,並以此意象為評判標準,愈趨同表示愈文明,相反則是愈落後。以美國為首的現代化模式推廣,只給其他地區留了兩條路,一條路是學習我(美國),你就等於進步與文明;另一條路是不學習我,你就是落後與不文明。此模式發展的極致,就是杭廷頓的「文明衝突論」與福山的「歷史終結論」,尤以後者為甚。
警惕「文明分斷論」的發酵
        在台灣,由於戰後國民黨從政治、軍事到經濟對美國全面的附庸,而使得兩岸在政治、軍事與經濟的分斷體制維持了超過半個世紀。美國所推廣的現代化模式,同樣在台灣也奠下紮實的基礎。以龍氏為代表的「文明分斷論」,基本上就是美國現代化模式的延續,這套論述換個說法就是「大陸同胞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下」、「在共匪的暴政下,大陸同胞只能吃樹皮、啃樹根來裹腹」等等宣傳,這在解嚴以前、甚至在兩岸人民快速交流以前,就是台灣民眾對大陸的主要認知:「他們是落後的」!
        以龍氏為代表的這類論述,危險之處正在於,他們仍舊以冷戰時期「自由陣營」對抗「共產陣營」的思維模式,繼續維持了1949年以來兩岸的對立。再配合李登輝等人台灣國族的建構過程,以「中華民國」之名為包裝,催眠台灣的民眾,只要緊跟西方「文明」的腳步,我們永遠都是優秀的!因而也就無法直面中國大陸歷史與政治發展的真實,反而讓兩岸人民心理上的隔閡,在當前密切交流的時期快速成長。
        因此,部分熱切於轉載這篇大陸博文的台灣網友,實在不必因為作者「理解」兩岸生活方式的差異而沾沾自喜。台灣對這類論述的竊喜、傲慢與自豪,以「文明vs.落後」的框架來合理化、正當化並鞏固兩岸的分斷,一方面無助於兩岸走出冷戰對壘的敵對意識框架,另一方面更無益於台灣社會內部的正常發展。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