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犇報‧第33期】大學校地的都市更新

發展、人道與資本的對話

生猛活跳

居住紹興社區40年的張忠良  (苦勞網  陳韋綸攝影)

被期待的學術首府  

        台大近日因科技產業老闆林百里一句「痛恨台大」而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第一學府始終有來自社會各部門的關注,這也反映著在時代環境的變遷當中,對於教育有著不同的期待。
        今年台大校慶,一群學生在校慶典上拉開白布條,抗議台大不尊重都市歷史脈絡、無視居住人權,反對台大以法律手段追討信義路和紹興南街交口的紹興社區136戶居民的土地。

         
        台大在處理校產與校舍的使用上的確受到各方關注。去年校慶典禮,同樣有一群師生在校門口抗議校方擬興建的人文大樓,將破壞台大校門口的天際線,至今這個要擠進許多文學院師生的超級怪物,仍然無解。似乎台大近年在空間的使用與管理方面總會有許多的非議,到底這些反對或提出不同期待的聲音,怎麼想像學術首府的形象?

 觀點一:蓋樓是硬道理

        面對紹興社區土地徵收問題,醫學院的副院長提出這塊土地未來是作為校舍與教學大樓使用的規劃,而且還可提供學生活動的草地。因此台大必需要透過法律手段要求紹興社區的居民自行搬遷,若不搬遷,則依據鄰近仁愛路的土地租金追討「不當利得」。按照台大主政者的觀點,這些長期佔有校地卻未花分文的居民,對比市區動輒千萬起跳的預售屋、對比受薪階級沈重的購屋負擔,實在有違公平正義。

        目前台大還有許多學院不符合教育部頒布的學校空間使用標準,亦即師生數量與教學研究空間需達一定比例,而且新穎的教學空間才能應付日益複雜多樣的教學需求,沒有新空間就沒有辦法容納研究所需要的新設備、器材,因此收回校地興建合宜的校舍也成為教育者不得不硬起來的重要工作。

觀點二:毫無人道的粗暴

        反對校方假法律之名行專橫驅趕之實的台大學生,認為校方無視於居民於此居住的歷史現實,紹興社區的居民是來自二戰後遷臺軍公教人員與60年代城鄉移民,這些舊有違建在歷史過程中,扮演著提供一個安身立命角落的角色。

        學生認為,台大此舉恰恰與日前校方提出的「台大人的十大基本素養」相悖,宣稱要「人文關懷」,卻對弱勢居住者的權益漠然;宣稱要「獨立思考與創新」,卻只看見公有地的「所有權」、「財產權」,更粗暴地實現推土機式夷平的創新。面對校園空間的需求,寧可放任竹北校區荒蕪,卻以驅趕弱勢居民作為手段,校方太多自相矛盾的說詞與作為,學生於是選擇在校慶典禮上抗議,要求校方要儘速停止對居民的訴訟,與居民協商安置與運用方案兼顧雙贏的方案。

觀點三:大學的商業化

        從另外一些角度來檢視台大的校地資源:郭台銘於2007年捐贈台大150億興建癌症醫院和質子中心與升級生醫工程方面的研究,台大就拆除原公館院區作為興闢醫院與中心的場所。這些年台大陸陸續續將社會科學研究院的各系所從徐州路遷回校本部,騰出徐州路校區的空間供醫學院使用。對比校門口供文學院使用的一方侷促的土地,不禁讓人感嘆,校內各學院之間的空間區分,並非以空間舒適與景觀合宜為前提,反而是以捐款與學院實力的高低為分野。

        空間的使用背後不僅僅是反映著學府內的權力鬥爭,同時也反映著大學發展的畸形化,這些年台大不僅沒有因少子化而減少招生,反而在追求「卓越」的過程中,逐年擴大招生人數,一屆學生人數就將近兩萬人,希望以人海戰術創造大量的論文發表,同時以新穎的校舍擠升世界「百大」。因此學校必須生財有道,無論是校地參與都市更新、BOT興建學生宿舍或部分場館委外經營,這些都是重要的財源,也無怪乎台大就像是一個民間的土地開發公司,要積極的檢視自己手頭上的土地資源、尋求各種開發的可行方案 。

大學教育該是什麼?

        不同觀點、不同視野的關照,大學作為社會的一部份,從來不會置身事外,即便是校地的使用也不會離開環境的脈絡,更不會離開大學在時代當中對自身的定位。而今,台大校方與學生對紹興社區的態度上的落差,不就恰巧說明著真正需要改變的,並不是空間上的硬體,而是回應時代需求的軟實力。校方在紹興社區上看似依法行政的背後,不僅滲透了民間開發商的「粗暴排除」,也如實地呈現大學教育現行的商業機制與發展邏輯。學術作為社會發展的一種指南,這樣的大學及其教育所引領的學術風氣,豈能回應未來與社會當下需求?一個忽略人生存價值、去歷史脈絡的大學,一個汲汲營營於提高收益加入世界大學百強行列的大學企業,不禁要讓人回頭再次省思,我們要的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大學教育?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