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期】大陸西部「姊妹橋」:連通四海不忘溝通阡陌

 

這是航拍的清水河大橋,該橋下方還有一個棉花渡大橋,形成「姐妹橋」。  (新華社 歐東衢 攝)

這是航拍的清水河大橋,該橋下方還有一個棉花渡大橋,形成「姐妹橋」。
(新華社 歐東衢 攝)

採訪/齊健

中國大陸不久前貫通的世界第二高橋「清水河大橋」,從橋上向峽谷底部眺望,一座即將合攏的小橋很不起眼,可弱小的身段卻承載了兩岸村民百年的夢想。

2015年底,全長2171.4公尺、跨度1130公尺的清水河大橋建成通車。它是亞洲第一山區鋼桁樑懸索橋,也是已建成的世界第二高橋,橋面到清水河谷底最深處406公尺。

不過,對於大橋腳下的貴陽市開陽縣毛雲鄉毛雲村棉花渡組村民來說,再多的標籤也不能改變她「高高在上」的地位——要上橋必須繞到十幾公里外的毛雲鄉匝道口,而且村民日常用的三輪車、摩托車還不能上高速公路。

「好在家門口的這座橋馬上要通車,以後趕集再也不用走幾公里山路再擺渡過河了。」棉花渡組村民鄧尊華說的這座橋,就是正在建設的棉花渡大橋。

棉花渡,顧名思義是一個渡口。85歲的擺渡老人曾啟祥回憶說,從他爺爺那一輩人開始,就在清水河棉花渡口擺渡,也是從他懂事起,就聽老人們說想要修一座橋。

但在絕壁一樣的河谷間架橋,對一般老百姓來說簡直是天方夜譚,因此百年來這就是個夢。

自2013年開始,大陸把西部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作為交通運輸發展主戰場,當年就開工建設6500公里左右高速公路、2.1萬公里國省幹線公路、230公里口岸公路以及超過8萬公里的農村公路,直接惠及1.2萬個貧困村。

毛雲村正是近三年來西部交通建設飛躍中受益的萬千村寨之一。

曾啟祥的孫子曾明近說,就在幾年前,家門口的路還只能過人過馬。為了到河對岸的鄉鎮趕集,天沒亮就要出門,用馬馱著烤煙、橘子到河邊,渡了河再找馬或背著貨去市集上。

承建清水河大橋的中交二公局二公司專案經理王鳳存說,因為目睹了當地村民的生活狀況,所以當開陽縣政府找上門希望重啟擱置了十多年的棉花渡大橋修建計畫時,他義不容辭答應了。

由於清水河峽谷兩岸岩溶發育複雜,道路通行條件差,原來的橋樑預算做到了2600萬元(人民幣)都沒人願意來修。王鳳存和他的團隊經過研究,採用了農村公路上從未用過的全鋼連續樑結構,把工程造價壓縮到1200萬元,管理費和工人工資都從清水河大橋專案裡列支。

於是,才有了今天我們看到的清水河上的「姊妹橋」。

棉花渡大橋開工前,兩岸的山路跟一千多年前詩人陶淵明筆下的「阡陌交通」沒有多大分別。因為橋,農村公路改造隨之啟動,拓寬到5公尺。

鄧尊華說,現在村子裡的人主要靠種橘子和打漁謀生,等大橋小橋都通了,往來的人一定更多,村民們合計著辦農家樂吸引遊客,打上來的魚也能就地賣個好價錢。

王鳳存說,以橋帶路是西部山區的客觀條件決定的,因為橋的投資太高。可1000萬元的農村公路橋樑,跟十幾億元的高速公路橋樑比起來,又算不上什麼。「只要橋能幫群眾發展生產改善生活,工人們就算沒白忙活。」

今年5月,棉花渡大橋將建成通車,建設者們也將轉戰貴州銅仁至湖南懷化高速公路上的另一座大橋。在西部廣袤的土地上,還有很多清水河、棉花渡這樣的「姊妹橋」,它們或相互偎依,或攜手相牽,連通四海時不忘溝通阡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