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編/謝新
鄭曉廷62歲,山東平邑人,初中肄業生,全世界最大的恐龍博物館:山東天宇自然博物館館長,在英國《自然》、美國《科學》等世界頂級科學雜誌,發表學術論文十餘篇,2010年受聘成為山東省臨沂大學教授。其研究發現甚至改變了科學界對恐龍和早期鳥類演化的部分認識,被稱為「中國最牛民科」。
近日「民間科學家」的議題再度被大陸網民關注,根據報導鄭曉廷本人並不想參與到大陸時下正熱的「民科」話題,因此還一度拒絕陸媒的採訪。有一些網友說鄭曉廷不屬於「民科」範圍,因為他的研究都是正規的科學研究;有些網友則不反對給鄭曉廷「民科」稱號。
山東平邑:中國的恐龍「聖地」
鄭曉廷大多數時間都待在平邑。
平邑是山東南部的一個「非著名」的小縣城,它毗鄰孔子的誕生地曲阜,兩者相距大約80公里。
去往平邑,最快是先乘坐高鐵到曲阜,然後轉車。即便如此,但幾乎每年,平邑都會舉辦海內外古生物學者的研討會。如同誕生了孔子的曲阜一樣,在古生物學界,平邑也可稱作是一個「聖地」。金氏世界紀錄總部曾認證,世界上最大的收藏恐龍和其他史前動物化石的博物館位於此地。
這家名為「天宇」的博物館由鄭曉廷一手打造。收藏有1200多件恐龍化石,各種鳥類化石標本更多,有2200多件,這兩項收藏加起來,比全世界其他所有博物館保存的同類標本的總和還要多。
從2007年開始,鄭曉廷已經在國內外權威的學術期刊上發表了30多項研究成果,其中10多篇是在世界頂級的學術期刊諸如《科學》、《自然》上發表。多數時候,鄭曉廷是第一作者。
反駁英國古生物學者的觀點
2010年,鄭曉廷在《科學》雜誌上看到一篇文章《自從迷上古生物學之後》,他請了一個英文翻譯,這名翻譯的主要任務是第一時間翻譯國外的研究成果——這篇文章的作者是兩名來自英國的古生物學家,他通過把兩種原始鳥類的羽軸直徑與現生鳥類的羽軸進行對比,發現這兩種原始鳥類的飛羽羽軸太細弱,可能無法支持鳥類熟練飛行,因此認為飛行是在鳥類演化過程較晚期才發生的。
對這一結論,鄭曉廷產生了疑問,之前他所接觸到的標本似乎不能支持這一論點。鳥類飛羽的羽軸很難保存在化石中,但在600多件孔子鳥化石標本中,鄭曉廷還是找到了4件標本,它們保存有清晰的飛羽羽軸痕跡。
測量之後發現,這些標本的羽軸並不細弱,長度是英國古生物學家報告內容的兩倍,足以證明那位英國古生物學家的結論不準確。鄭曉廷與人合作將這一質疑形成論文,同樣發表在《科學》雜誌之上,題目是《有關「細弱飛羽羽軸體現始祖鳥和孔子鳥有限飛翔能力」的評論》。
迄今為止,在《科學》、《自然》這兩本雜誌上,鄭曉廷就先後發表了6篇文章,這位「半路出家」的古生物學者,向外界展示了他在古生物研究方面,令人吃驚的學術天賦和成就。
一切始於個人愛好的標本收藏
2010年,鄭曉廷被附近的臨沂大學破格聘請為教授,該校以其為核心組建地質與古生物研究所,鄭曉廷擔任所長。4年後,臨沂大學更是將「終身教授」的榮譽頒給了鄭曉廷,以獎勵其「輝煌的」科研成果。
作為一位民科,鄭曉廷可謂功成名就。博物館陳列著幾十窩恐龍蛋,連大陸中科院院士都感嘆「沒見過這麽多成窩的恐龍蛋」。
1969年,受「文革」的影響,16歲的鄭曉廷離開了初中,想當兵但父親不允許。後來,他在當地一家針織廠找到一份鍋爐工的工作,之後他成為勞動模範,當上了平邑縣的一個鄉鎮黨委書記。
1991年,鄭曉廷調任平邑縣歸來莊金礦,負責在當地開建山東南部最大的一座金礦,隨後他成為這座金礦的首任礦長。因為經營和管理金礦的關系,鄭曉廷的愛好是收藏各種稀有礦石。
在鄭曉廷的工作履歷上,無論是其早年的學習,還是後來的工作,在2009年之前,很難看到有跟古生物學相關的部分,這是外界對鄭曉廷多有質疑的原因。
鄭曉廷說,喜歡上古生物學多少有些意外。上世紀90年代末,他在報紙上看見一篇報導稱,中國的化石正在大量流失到國外,連周口店人頭蓋骨這麽重要的化石現在都已經找不到了。這篇報導對鄭曉廷的觸動很大,他開始研究並收藏古生物化石。
博物館館長的「解剖課」
2015年,鄭曉廷團隊與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徐星等專家合作,對來自河北約1.6億年前的一件奇翼龍化石開展研究。結果發現,奇翼龍的前肢和後肢上長有一種特殊的、僵直長絲狀羽毛,棒狀骨與手指間具有皮膜。
這是人類首次發現具有皮膜翅膀的小型恐龍。這一成果發表在《自然》上,它還被評為中國2015年十大地質科技進展,代表著中國學者在鳥類起源研究方向上再次取得新成果。
提及最初接觸古生物學時,鄭曉廷說,他一開始也不知道從哪裏下手,所以廣撒網,買回了很多書,無論是鳥類、爬行類、哺乳類,有關研究者的文獻等都找來學習。掌握一定的基礎知識後,鄭曉廷決定親手解剖,以了解相關動物的骨骼結構。
鄭曉廷親手解剖了上百隻雞、鴨、魚、鴿子等,而博物館食堂的菜單,也因此「被動」增加了這些食材,這都是鄭曉廷解剖研究之後剩下的。一位工作人員回憶,有一段時間他們甚至天天吃鴕鳥肉,鄭曉廷先後買回了好幾隻人工飼養的鴕鳥解剖,大量的鴕鳥肉讓博物館的員工們「苦不堪言」。
「民科」通過實踐解決現實問題
作為當代中國最著名的恐龍專家,徐星認為鄭曉廷身上有著古生物學起源時研究者的影子。鄭曉廷說,他在古生物學上有所成就,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便是中國古生物學界的開放。
從一個初中肄業生,轉變成一個知名的古生物學者,再加上其間金礦礦長的身份,讓人不由得質疑鄭曉廷學術的成色。在這些國內外頂尖學者的幫助之下,加上自身不斷地學習,鄭曉廷對古生物學的研究逐漸走上正軌,認識也越來越深。鄭曉廷坦承,他的這種「成才路徑」很難在其他學科複製。
鄭曉廷也關注大陸時下正熱的「諾貝爾哥」郭英森,他不想摻和到這場有關民科之爭的話題之中,僅管他不否認自己也是一名民科。一直以來,「民科」話題在大陸的熱度不低。對於民科,比較通行的定義是:民間科學愛好者或者研究者。
相關研究表明,中國大陸的民科起於「大躍進」時代,在上世紀80年代達到頂峰,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發表後,哥德巴赫猜想成為民科關注的學術焦點,時至今日仍不斷有人宣稱,解決了這一「世界性的難題」。
作為一名民科,鄭曉廷也曾質疑過進化論。他的第一本個人專著題目便是大得嚇人、具有濃郁民科味道的《地球生物起源》。在這本書的序言中,鄭曉廷說,促使其寫這本書的一大原因是,「達爾文沒有講明白地球生物變化形成的真正原因」。不過,鄭曉廷很快意識到自己當時觀點的不成熟。
鄭曉廷接受採訪時說,其實真正的民科很多,大陸央視《我愛發明》介紹的對象,基本上都屬於民科,「他們來自民間,並未接受系統的科學訓練,但通過不斷地實踐,摸索出新的東西,解決了現實問題」。這應該是鄭曉廷對「民科」的理解,也是對自己的認知與期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