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期】荷清苑書簡:宏觀看待兩岸關係的發展

文/吳國禎(北京清華大學物理系台籍教授)

兩岸關係發展的決定因素在於大陸的發展。如何看待大陸的發展是全世界關注的問題,多年來,各類的政治、經濟學家都有數不盡的分析研究和報導。我對這個大題目也不敢說有何研究,只能就自己在大陸多年來的親身感受,說一點皮毛之見。

現在,據報導大陸的國內生產毛額(GDP)已經超過了日本,儼然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普遍的看法是,大陸發展的勢頭還是迅猛的,固然問題也很多,需要逐步克服。

我們就先簡單回顧一下大陸自身的發展,早期50年代的不說,可以將之大約分為三個階段:1976年以前、1976年至1990年和1990年至今。1976年以前,經濟社會的發展可謂大起大落。文革中,社會固然動盪不安,但整個社會、經濟仍有不少發展,可能主要為國家投資的大型工業體系。但也隱藏危機,GDP是大起大落,這就暴露在1976年了,那年的GDP還降為負值。經濟社會發展的大起大落,反映的是社會的「折騰」,損失自然慘重。海外、台灣一些對文革多持肯定者,大約只片面看到了這期間,社會發展的部分,對於損失的方面缺少準確的了解評估所致。

1976年後,大陸進入「改革開放」時期,全面調整對內對外政策以及和台灣的關係。從1976年至1990年有發展,但也不是很穩當,GDP可以從幾個百分點到隔年的百分之十多。這期間,台灣經濟高速發展至1994年(大約)。也因此,兩岸GDP 的對比就從1978年的5.5 降至1993年的2。有朋友對這個變化有疑問,認為改革開放後大陸進步快,為何兩岸GDP 的對比就從1978年的5.5 降至1993年的2?從此大約就可以了解了。

1990年至今,大陸的經濟情況有進步,趨勢相當平穩,不若之前的大起大落,特別是近二十年,這反映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較過往的成熟不少。最近幾年,世界性的金融危機固然對大陸的發展有影響,同時內部的問題也不少,但基本情況未有大變化,應還算平穩迅速的發展著。大陸現在的GDP 已超過德國和日本,公認是世界的第二大經濟體。目前,據了解,台灣的GDP大約是大陸的1/20(香港則約為大陸的1/30)。如果未來大陸再順利的發展下去,這個數值還會再變小,這是自然的。不說別的,到目前大陸的發展主要還在城市的方面,廣大的農村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因此潛力巨大。有些人對此會覺得不可思議,這是他們囿於過去大陸長期處於「窮困」所造成的偏見。大陸一路走來,60年,尤其是最近的30多年,相當不容易!

大陸的發展目前影響著全世界,它的動靜都引觀瞻,是不爭的事實。中國的當政者也極力在說服世界,它的發展只會有利於世界,而不是威脅。我們也相信,大陸的發展、兩岸關係的推進,也定能造福於台灣的。自然,GDP的資料不足以全面顯示一個社會發展的素質和水準。大陸目前面臨的問題,諸如環境的問題、腐敗的問題、社會公德的問題,還都有待執政當局拿出魄力,逐步加以解決。總之,重要的是,大陸的執政者要能堅持百年來,中國大地幾代仁人志士所堅持的革命的目的在於為了絕大多數中國人過上幸福的生活,這一最根本的目標,則中華民族的復興就是可以期盼的。

現在,隨著兩岸經濟往來的密切,大陸已經是台灣的主要出口地。台灣因為地方小,發展空間有限,加上世界外部的條件不若60、70、90年代,總的趨勢是它的經濟會進一步和大陸融合,這不是哪個人、團體或政黨所能阻擋的。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台灣年輕人來大陸念書、就業。(只是由於台灣方面的限制,目前大陸到台灣的投資,以及相伴的大陸人到台灣從事商貿等活動,還受到相當大的限制,但這些有悖經濟活動的限制,未來肯定會逐步被取消的。)據我了解,我所畢業的新竹清華年輕的校友們在大陸就業的就不少,並且還成立了聯誼性的校友會。出乎我意外的是,目前也有一些大陸的大學畢業生,也到新竹清華去念了碩士學位。他們中回到大陸工作的,也加入了這個校友會。這些大陸籍、在台灣上過學的,自然較熟悉兩岸的方方面面,也因此更容易得到台資和外資企業的歡迎。

存在決定意識。這些在兩岸關係發展中走在前頭的人們,自然也獲得兩岸交流的好處(固然,開創道路的艱辛也令他們中的不少人吃過苦頭)。這樣,他們多數也會贊成兩岸關係的進一步平穩發展。相反地,那些處於兩岸關係發展的「邊緣者」自然會有種種的反應,乃至「逆勢」的舉動,這並不出人意外。這些人的「逆勢」操作的能量固然很難改變兩岸關係發展的潮流,但是它的動量也不能被低估,特別是在當前這樣的時機和時局下,這個「逆勢操作」是經由有心人的鼓動而發動的。這樣的操作只會亂了台灣,而無損於大陸,是不可能持久的,也自然不會得到人們普遍的支持,即便在國際間也難以得到附和的。

有謂:世界是由矛盾組成的,不同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我們對待台灣方面反對兩岸關係發展的矛頭,則要本著冷靜客觀的態度,區分不同的性質,區別對待。對於絕大多數的一般百姓言,只要兩岸關係一直發展下去,相信會有越多的人,會看到這是一條台灣走向發展的必由之路,從而改變他們原先消極和反對的態度。只要台灣多數人都希望兩岸關係要發展、要和平,則任何的台灣當局就很難或不敢逆潮流而動了,即便是一些政客也很難有恃無恐地肆意妄為。

自然,兩岸間的固有格局下的矛盾還待兩岸的「智者」來解決,兩岸關係的發展在未來或許也不會一帆風順。但是,我們深信兩岸人民間利益的共同需求,一定會驅使兩岸的執政者走上一條合乎理性的、和平的大道。

這文是我五年來《書簡》的完結篇,希望這些文章(共有60篇)能給台灣的年輕學生們一點啟示。這些話題大多也是我在北京清華課堂上,經常和學生們閒聊的話題。如果這些文章也能對大家起到開拓視野、充實生活,乃至對於未來的人生能有所助益,則是我最高興的事情了。最後感謝《犇報》能給我這個和大家交流的空間,也更感謝大家五年來對《書簡》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