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期】盛世危言:「二二八」的真相在哪裡?

文/石佳音(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

今年的「二二八」即將來臨。按照慣例,民進黨又會發起一波炒作(要真相、追責任),國民黨又會再度道歉。但是,我們可以預期:這道傷口不會癒合。在未來民進黨執政期間,會繼續將二二八當作政治提款機,為「台獨」及「去中國化」火上加油。

為什麼這個事件在多年的挖掘、研究、追討、道歉、補償之後,仍然無法落幕?表面看來,是因為真相未明,責任未了。但是,即使這個事件的某些層面或某些細節仍未明朗,其前因後果早已在多年來公布的檔案及回憶材料中可以辨明。問題出在某些人不願意面對真相,另一些人則始終想扭曲真相,於是真相難明,而責任自然也無法論定。

事實上,二二八的發生,既是偶然,也是必然。該事件的火藥庫,是日本在1895年馬關條約逼迫中國割台後,使台灣與祖國大陸分隔並對立了半世紀,因此造成了影響國族認同的心理鴻溝。戴國煇、葉芸芸合著的《愛憎二.二八》中指出:「回顧光復之時,台灣人…不曾意識到,與祖國隔離五十年之久的自己,實在不可能再是一個『完整』的中國人。」日本官媒NHK製作的紀錄片《歧視與同化》中也說道,日本的殖民教育使「台灣人被灌輸日本文化乃至被剝奪(中國)民族性」。歷史事實是:台灣人在日寇的陣營中經歷了整個第二次中日戰爭,超過20萬人被迫或自願地參與了日本軍隊,其中有些人還因此成為戰犯。然而,在台灣光復時,中國已藉著艱苦抗戰基本解除了不平等條約的百年桎梏,還爭取到四強之一的地位,成為聯合國的創始會員國。這樣的中國已經與甲午戰爭時的大清相去甚遠,但台灣人既無法體會大陸中國人所經受的苦難,也不能理解國民政府在戰後所面對的困難(當然國民黨因堅持內戰亦對其處境之惡化應負很大責任),難免錯判國府的能力與用心。從這個心理鴻溝而言,戰後台灣突然回歸祖國,雙方之間的矛盾摩擦在所難免,何況還有不甘戰敗的滯台日人及不懷好意的美國「託管派」如George H. Kerr(葛超智)從中撥弄,使得二二八這樣的事件一點即燃。

我們如果不從戰後初期大陸人與台灣人的心理鴻溝著眼,很難理解為何在光復後僅僅一年多就會鬧出如此大亂,也很難理解為何在事件初期會出現某些本省人「無差別」毆打外省人(甚至波及穿著旗袍的台籍女子和外省人的台籍妻子)的行為,以及為何多年後台獨還要繼續利用二二八來合理化他們反中仇中的心態。根據1947年2月28日中央通訊社台北分社向南京總社拍發的密電,因前一日專賣局人員查緝私煙誤殺民眾而引起的暴動,迅速由「反對專賣局」變為「反對外省人」,再由「反對外省人」升高為「反對中國」。雖然參與二二八的台灣人並非都有這種反中心理,但這確實是使事件變得難以和平解決的重要原因。也因此,多年後台獨還可以藉由炒作「二二八」來重新撕裂台灣社會,再度將「反對國民黨」升高為「反對中國」。

馬英九在2006年以國民黨黨主席身份定調「二二八事件」是「官逼民反」,而非族群衝突,雖然或許符合當時多數參與者的表面心態,但卻迴避了使事件爆發並惡化至難以收拾的深層原因(認同層面的衝突)。馬英九以為他對此事件定性的退讓和無限道歉就可以止住爭論,卻不知台獨派反而因此掌握了話語權,擴大利用二二八來攻擊國民黨和中華民國,使得馬英九從此只能不斷道歉,直到「中國」國民黨和「中華民國」的正當性全部流失。

台獨派當然樂見馬英九為「官逼」認錯,但是他們只想強調「官逼」,而淡化「民反」(以便將事件的責任全部歸咎於「官」),並且還要強調此「官」是「外來政權」(以便合理化其反中立場)。於是,陳水扁在2007年宣稱「二二八事件」是「一個外來的獨裁政權對自由民主全面的否定,以及一個黨國威權體制對基本人權徹底的戕害」(所以錯全在國民黨政府)。並且,台獨為了強化「國民黨搞政治迫害」的意象,就把因認同衝突引起的二二八,和因國民黨反共而造成的「白色恐怖」(大多數受迫害者不是因台獨,而是因左傾而涉案)混為一談。陳水扁就說:如果二二八只是「官逼民反」、「警民衝突」,那麼之後就不會有長達38年的軍事戒嚴與獨裁統治。陳水扁(以及台獨)的邏輯就是:「二二八事件」(及白色恐怖)都是「中國政權(外來的「官」)壓迫台灣人」所致,因此台灣人反抗國民黨政權(反抗「官逼」)、尋求獨立(反抗「外來政權」),都是「錯在中國」。於是,「台獨」就有了無限的正當性。

所以,馬英九的和稀泥並未解決問題,只是把「二二八」(甚至「白色恐怖」)的話語權拱手讓給台獨,使台獨觀點成為這個島上唯一的「政治正確」。但歷史真相(和責任)則再難釐清。

現在新立委已經就職,民進黨已是國會多數黨。3個月後,蔡英文即將就任總統,民進黨將完全執政。至少在未來4年,民進黨掌握了行政、立法兩權,可以繼續打造他們喜愛的「二二八真相」,繼續追殺殘存的「中國國民黨」和「中華民國」(即中國)。但是,對在二二八中受害的外省人,以及在白色恐怖中受害的左翼統派人士(其中許多是台灣人)而言,「真相」將從此不見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