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期】靦腆的台灣同學會會長:華僑大學台生林湐蒝

♦ 作者/記者:程朔、通訊員:蔣碧輝

出生在廣州的台灣人

林湐蒝,1995年生,來自台灣高雄市,現在華僑大學就讀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林湐蒝的父親是台灣高雄人,林媽媽是廣州人,20多年前,林爸爸與好友一同到廣州創業,從事五金業生產和銷售。那期間,林爸爸與一位廣州姑娘相識、相愛,並在廣州組建了家庭,並養育了愛子林湐蒝。這一對年輕的父母一直忙於工作,只有湐蒝一個子女,這樣的獨子情況在台商群體中並不很多見。至今,由於父母基本都是在廣州生活,一家人除非節假日才會回台灣,所以湐蒝也只是節假日中才回台灣見到祖父祖母和堂兄弟姐妹。

「我出生於廣州,大部分時間也在廣州生活,我對廣州很熟,廣東話講得很好哦。」林湐蒝告訴我們,他從一出生就由外婆帶在身邊,童年時跟著外婆講廣東話,吃外婆做的廣東菜,在外婆的精心照顧下快樂成長。到讀書的年紀,由於廣州沒有像東莞那樣有台商子弟學校可讀,父母把他送到離廣州不遠的佛山市內一所較熟悉的寄宿學校制小學就讀。長時間的寄宿學校生活讓湐蒝與其他同學有更多機會交流,他認識了許多當地以及來自港澳的同學,並與他們成為好朋友。來華僑大學讀書到了第二個年頭了,林湐蒝至今與廣州的同學還保持著密切的聯繫。每次放假回廣州,在家裡陪爸爸媽媽享受家庭溫馨之外,湐蒝總會約上幾個同學一起打打球、聊聊天。「由於兵役的原因,讀大學期間不能回去台灣,假期也就剛好待在廣州了。」

林湐蒝告訴我們,本科畢業後,他會回到台灣去服兵役一年,之後就爭取到海外留學,繼續攻讀國際經濟貿易專業,並且在國外的貿易公司打工一段時間,積累一些相關的工作經驗,最後會回大陸來幫助父母一起經營公司業務。「身邊不少在大陸讀書的台商子弟都是對未來有著類似的設想。」

到華大去改變自己

聊起到華僑大學讀書的原因,林湐蒝說主要原因是「想改變自己」。原來,湐蒝是被一位學長介紹來華大的。在廣州,學長與湐蒝是鄰居,學長到華大上學之前是個性格內向的男生,兩個內向的鄰居之前是經常在一起交流的。學長後來先到華大讀書了,兩人再次見面時,湐蒝發現這位學長變化很大,他開始喜歡與別人說話,膽子也大了,更多體貼與熱情。學長說,都是因為在華大讀書,才會有這樣的變化,這令湐蒝對華大有了初步好感。

高三畢業時,由於台灣不承認大陸學歷,湐蒝到台灣讀大學是不太現實的,他只能選擇在大陸讀書。這時候他徵詢了學長的建議,而學長就向他推薦了華僑大學。他告訴湐蒝,華大整個學校有4000多名境外學生,在那裡上學可以認識許多港澳及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同學;華大有許多社團,每個社團都舉辦各種活動,很有特色,每個人都可以自由參加,施展才華;華大經常組織各類校園活動,每個同學都可以參加,單是華大台灣同學會每年就會舉行10幾項活動,所有這些,都能讓每個學生有機會得到鍛鍊、獲得成長。這一席話中最吸引湐蒝的地方,就是「成長」兩個字了。湐蒝也想像這位學長一樣地改變自己、收獲成長。

父母的支持也是湐蒝到華大讀書的另一原因。因為林爸爸林媽媽都是在經營企業,他們非常注重人脈的積累。他們了解到孩子的志向後,詳細查看了大量關於華大的介紹材料,又與許多同在廣州的台商探討,最後才得到結論,判斷孩子到華大讀書會對孩子以及自己企業今後的發展比較有利。

「泉州與台灣語言相通,風俗習慣一樣,是吸引我到華大讀書的另一個原因。」林湐蒝說,到華大後果然結識了許多台灣同學,其中一些同學還在廣州且離他家很近,這讓湐蒝很有安全感和歸屬感。

所有努力都為成長

到華大,林湐蒝選擇了在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就讀。「男人是怕入錯行的,我選擇這個專業是很謹慎思考過的。」林湐蒝表示這樣的選擇,主要是有兩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家庭方面的因素,他和父母都認為,在這個專業大學畢業後,會對父母的企業經營有比較大的幫助,顯而易見的是,想要在大陸更好地發展,一要通過大學4年盡可能熟悉大陸環境,二要在學期間廣泛積累人脈資源。

湐蒝其次考慮的方面是兩岸經濟社會的發展前景。他認為當前大陸的經濟形勢隨著各種開放政策的深入,經濟發展潛力會被進一步釋放,但是大陸適用性人才不足的情況還是挺嚴重的,尤其外向型經濟專業人才的需求量會更大;就台灣而論,當下經濟並不景氣,各行各業都面臨著嚴峻的考驗,至於經濟前景,也因內外各方面原因的綜合作用,並不是很有潛力。

為了自己及父母企業的未來,林湐蒝選擇了華大,更選擇了努力。好在初等教育是在廣東完成,對於更多大陸特色的大學學業,湐蒝應付起來,不但得心應手,甚至游刃有餘。於是,在刻苦讀書、保證成績之餘,校園生活中,湐蒝平時還注重兩件大事,一是抽時間運動,二是參加社團活動。

由於積極參加活動,熱心服務同學,湐蒝已經被推選為華大台灣同學會繼任會長。「我要鍛鍊許多待人接物的能力,剛好大二功課不多,學習不是很緊張,有時間為台灣同學們做點事,我只想努力做好這一任。」

靦腆的同學會會長

對比前兩任台灣同學會會長,王世民沈穩、幹練,羅右活潑、老練,林湐蒝則相對靦腆、青澀。剛進華大,他就感受到台灣同學會的存在和溫暖,台灣同學會給予他諸多幫助,他很是感激。從那時起,他也開始想著為台灣同學會及同學們做點事。於是入學後,他便一直參與學校各種領域的工作,尤其活躍於台灣同學會工作,積極為台灣同學服務,回報台灣同學會。

羅右告訴我們,林湐蒝做事總是默默的做,也很認真,就是膽量還要加強,溝通能力要鍛鍊,同學會的幹部們徵求了許多人的意見,觀察了一段時間,才決定推薦他接任同學會會長,這也被許多台生點讚。在Wave Better咖啡館兼任食品安全負責人的華大2014級女台生楊子萱插話說:「林湐蒝給我的每一印象是可靠的人,他負責任、善良,樂於助人,又懂得體貼人。我支持他,樂意協助他。」這靦腆的男生挺有女生緣哦。微信中問起另一台生林世懿對林湐蒝的期待,「我蠻看好他的,責任心強,做事認真仔細」。

「壓力有點大!」林湐蒝對我們說,接任的第一感覺,自己才剛滿20周歲,相比同級的台生會小一兩歲,怕同學們不服。再者兩位學長當會長做得很出色,王世民那一任連接起華大台灣校友,羅右幫助同學拓展視野和人脈,都做了很多事。還有,華大台灣同學會每年開展許多常規性的活動,如台灣學生中秋茶話會、媽祖文化考察、中華文化之旅、夏(冬)令營活動、送舊晚會、中華經典朗誦、美食節、聖誕嘉年華等,許多東西他不是很會,要慢慢開始學。

「擔任台灣同學會會長,我會努力改變自己,這是一個很好的鍛鍊機會,希望會為同學們服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