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期】局外人札記:1974年的夏天 : 葉榮鐘‧美國‧日本

♦ 文/葉芸芸

1974年4月30日清晨七時,我和哥哥在華盛頓的機場迎接從台灣來的父親和母親,這是父親生前僅有的一次美國之行。父親和母親在美逗留了四個半月,9月中飛往東京,在日本又停留了三個多星期,於10月12日回到台灣。

 

1900年出生在台灣的父親,前半生受日本帝國的殖民統治,後半生生活在國民政府恐怖的戒嚴體制下。1974年春夏,不長不短的五個多月,在異國藍色的天空下,呼吸自由的空氣,享受天倫之樂,對父親而言是極不尋常的一段時光。

1974年的夏天,父親在美國歡渡75歲生日,這是父親一生中難得的一次生日宴,雖然不能全家大團圓,但總算是三代同堂,兒孫繞膝。父親必然是感慨萬千,因而成詩一首〈壽誕口占〉:

舉酒共追一夕歡  異邦骨肉慶團圓
頹齡無可資來者  倚老深慚袖手觀

父親少年時期生活艱難,因祖父早逝而家庭崩潰,唯一的弟弟受日軍徵調,為日本帝國的侵略戰爭而死於新幾內亞。我輩則是離鄉遠行的一代,回顧 60-70年代,出國留學曾經是台灣青年被鼓勵選擇的一條出路,這也是嚴酷政治体制下的一種症候反映。因為家門人丁不旺幾代單傳,父親向來極為重視家庭生活,但他卻用「放生」兩個字送我們出國,可以想像他對國民黨惡政的絕望與痛恨。這也是伴隨民族積弱與國家分裂而來的苦果? 國族災難終究還是由全体人民來承擔的。我輩因而体驗離散與失根的徬徨,離散的深沉內容遠非我輩當初所能預見,卻也是出生在異國的,可能失去語言文化傳承的下一代必要的想像。

閱讀的快樂

 

1974年的夏天,我們寄居在波士頓北邊一個叫納漢的小島上,父母親和我們在一棟臨海小屋,一起生活了一個月又七天。白天,父親多半坐在屋前面對著大海的陽台,讀著那些在台灣不能閱讀的禁書,不忍釋手。直到傍晚的時候,他才偕同母親在潮汐進退的沙灘上散步,陪伴赤足在浪花間奔跑的孫兒。夜深人靜的時候,他往往還會要泡上一杯茶,說說當天的讀書心得,談談家事、國事或是世界大事,更多是他對台灣與大陸未來的想像。

戒嚴體制下的生活,新聞管制是一種常態,父親因為服務銀行界有訂閱外文報紙的許可,因而長久以來,還能夠從日本的朝日與讀賣新聞得到一些外面世界的信息。但是,如同1974年春夏這段時間,放心而沒有顧忌的閱讀卻是不可多得的,每一天父親都像是與時間競賽似地,爭取著閱讀的機會,他的心情可以理解,多年來在知識訊息上的饑渴得到了撫慰,或許還有一種閱讀禁書的快樂。然而,這種自由與快樂卻是因為身處異國之土地才能夠穫得,又顯得十分荒謬,抵達美國不久,父親寫了一組律詩〈感事〉(四首),其中第四首描述他複雜興奮的心緒:

異國初臨暗自驚  萬端感慨寸心縈
樊籠住慣成孤陋  惡夢翻然已獨醒
未必從前盡聾瞶  豈緣抵此忽聰明
聞雞我亦思飛動  那得長生似老彭

1974年春夏的幾個月間,父親一面閱讀一面摘錄收集,做成一份簡体與繁体字的對照表。閱讀的範圍包括他最為尊敬的魯迅,以及周作人、郭沫若等三十年代作家的著作,都是他在波士頓與紐約的中文書店搜尋來的。此外是一些主張台灣獨立的著作與刊物,大部分則是有關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與建國的論述,比如美國記者斯諾Edgar Snow的《我在舊中國十三年》,父親對於斯諾並不陌生,早在五0年代,他的書架上就有一本斯諾的《戰時蘇聯遊記》。此外還有關於加拿大醫生的《白求恩之道路》,英國醫生洪若詩的《旅華十五年》,日本駐北京記者柴日穗揭露文革黑暗面的《周恩來的時代》,以及香港的《七十年代》月刊和《文匯報》、《大公報》等 (根據父親日記整理的詳細書目,請參考附錄)。

父親的閱讀焦點,顯然是在於了解1949年兩岸隔絕以後大陸的真相。其中一些重要文章父親做成筆記摘要,包括柯喬治《被出賣的台灣》、趙浩生《大陸訪問歸來答客難》、美國專欄作家Alsop《總結中國之行》、《今日中國》以及王浩考察大陸報導 。父親把筆記摘要帶回台灣,因為擔心有所失誤,又讓我影印一份拷貝,挾在包裹中寄回台灣給他。父親渴望了解大陸的殷切心情,緣自對台灣未來前途問題的關切,也是他思考〈台灣往何處去〉的前題。

時代的印記

 

文化大革命的社會主義改造,在六十年代全球進步左翼學生運動風潮中,曾經成為具有吸引力的理想社會藍圖,這股思想沖擊也激起一些留學生的反省,思考自己在台灣被教育的極端反共意識形態,因而展開重新認識長久以來被妖魔化的中國大陸的腳步,並且隨著在台灣的國民政府退出聯合國,尼克森訪華中美關係解凍,成為一股不可足阻擋的趨勢。

1974年的夏天,美國校園裡來自台灣、港澳、新加坡、馬來西亞各地的華裔留學生,持續延燒著後保釣運動時期認識新中國的熱情。位居美國文化中心的波士頓,在著名學院林立的劍橋,有一家叫康橋書屋的中文書店,父親幾次光顧買書刊雜誌,在哈佛大學的學生中心觀看大陸電影,並與訪問大陸回來的同學有所接觸,聽說關於發現與開採大慶油田的報導,父親很興奮,他認為這是天佑中華民族,也是天地之間自有公理的昭示,因為侵華戰爭中日本人也在東北勘察油礦多年,終無所穫。

哈佛大學的黃維幸、陳文惠夫婦,以幻燈片影像為父親介紹大陸的情形和他們的觀察,並了解文惠的父親陳逸松於1973年到北京擔任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的經緯。陳逸松是日據時期台灣一位進步律師,曾經活躍於日據下的政治社會文化運動,1946年陳逸松與父親同時做為『台灣光復致敬團』的代表,一起赴大陸上海、南京、西安等地,並在耀縣遙祭黃帝陵。得知老友在步入老境之年,輾轉經日本、美國、巴黎,毅然赴北京定居的抉擇,必然也帶給父親相當的震撼吧?

一個夢想

在美期間,父親給友人林莊生 (好友莊垂勝之子)寫了兩封信,信中表示『得略知大陸情形是為此行最大之收穫』,並深入討論兩個問題,其一為對大陸前景的展望預測,其二為對台灣將來往何處去的思考。

父親在1974年對大陸農工業生產力與經濟發展的預測,顯得過份樂觀,但是這份樂觀的展望所反映的可能更多是他自己的夢想,夢想一個國力強盛的中國,以擺脫在殖民地或是戒嚴体制下生活的屈辱與抑鬱。而他對文化大革命上山下鄉社會改造所抱持的好感,雖然有明顯的時代印記,可以說是他在美國受到當時重新認識中國的熱潮的洗禮,但更根本的是,他對一個公平而且能夠伸張正義的社會的嚮往,熱切期待一個『服務人民』的政府與『天下為公』的社會。他確信,人類社會的改革首先必須解決貧富懸隔與特權階級的問題。

關於後者-台灣之將來出路問題,顯然是父親多年的疑慮,做為一個台灣人他在感情上『對國民黨的憎惡愈深,寄託希望於台獨運動便愈熱切。』,但是在客觀國際情勢之下,依賴美日的台灣獨立運動縱使能實現,亦必『靠日本則受日本之控制靠美國則受美國之操縱』,只能充當帝國主義的馬前卒,這是民族意識堅定並對日本殖民帝國主義有深刻認識的父親所不能接受的,因此他的結論是台灣之將來只好和大陸人民同其運命,除此之外已無路可走。

今年是噍吧哖西來庵事件的一百週年,當時只有 15歲的父親,因家境困窘無力升學,而在一家日本人的撞球場工作,他每天把《台灣新聞》的漢文版記事剪貼起來,對領導日據下最後一個武裝抗日事件的余清芳、羅俊和江定充滿同情,這或許也是他的民族意識的萌芽。

早在投身抗日民族運動之前,父親從在鹽埔與蔗糖會社的工作經驗,已經深刻体會殖民地人民受盡剝削的真相,做為矢內原忠雄撰寫《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一書在台灣考察時的嚮導以及學生,更認識到殖民主義的壓迫與剝削是整體性的,或許我們可以說,父親的抗日民族意識絕不只是一種單純的原鄉情懷,還有更多是來自現實生活中的体驗與磨練。

心中還有一個自我檢控系統

 

雖然暫時飛出樊籠,長年生活在白色恐怖下的痕跡時時浮現,父親心中依然有一個警備總部的自我檢控系統,波士頓的台灣同鄉會邀請以他所撰著的《日據下台灣政治社會運動史》為題發表演講,林莊生請他為加拿大渥太華台灣同鄉會刊物「懷念台灣」寫稿,父親都沒有答應。日記中,還出現關切家信抵達時間遲緩的記載,被監視的陰影顯然揮之不去。

返回台灣途中停留東京近月,這是父親戰後第二次到日本訪問,距離上他一次來日本探望林獻堂先生已經二十年過去了。逗留東京期間,除了到病逝多年的蓁姐墳上吊祭,與親朋好友敘舊之外,也和戴國煇教授主持的台灣近現代史研究會有幾次交流,而最讓父親感到安心的,應該是找到林獻堂的晚年日記。

或許歸鄉的日期近了,近鄉情更怯。總之,到了東京,意味著國民黨就近在咫尺,父親的顧慮與戒懼也逐漸加深,他終究拒絕了戴國煇的安排,沒有與林憲先生在東京會面。林憲是1946年『台灣省光復致敬團』隨團秘書,致敬團在大陸訪問期間與父親曾經有很密切的共事。早年的林憲在抗日戰爭後期奔赴大陸,參加丘念台先生所領導的“東區服務隊”,戰後返台一直擔任丘念台的秘書。 五十年代,韓戰爆發,美國海軍第七艦隊進入台灣海峽,冷戰体系形成,國民黨在台灣大開殺戒清除左翼力量,當年追隨丘念台參加抗戰的許多有理想的優秀青年被逮捕下獄,鍾浩東、李蒼降等多位遭受處決,為一個時代的改革與進步而犧牲,林憲也不得不離開台灣避難於東京。

丘念台先生是父親所尊敬與信任的一位國民黨左派,戰後初期父親參與的少數政治活動幾乎都與丘先生有關,二、二八事件後,父親和丘念台組織『東寧學會』期致力修補民族裂痕,但學會旋即受台中市政府取締。想來經由此事,父親對於丘念台先生的艱難處境已經了然於心,這很可能是父親後半生退隱不再涉入政治活動的關鍵因素。

未完成的寫作計畫

1974年秋天返台以後,父親頗為積極振奮,如他自己在《感事》詩中所言「聞雞我亦思飛動」,勤奮筆耕之餘,對於黨外民主運動也抱持著樂觀的關切。

1978年底父親辭世後,我整理父親留下的大批資料,發現兩本剪報極為重要,其一為大陸各報紙的二、二八事件報導,查詢父親日記,知道這原是當時在上海的楊肇嘉先生所有。其二是五0年代白色恐怖時期,台灣各報關於各種涉及匪諜、叛亂案件及判決的報導。在美期間,父親在閱讀柯喬治和海外台獨運動方面對於二、二八事件的論述之後,深以為不夠全面並且失之偏頗,曾經跟我談論撰寫此一影響深遠的歷史事件的構想。看到這些剪報資料我才了解,父親的寫作計畫用心已久,並非一時興起。

編輯林獻堂年譜及紀念集以來,父親一直保管著數十本林獻堂的日記,東京尋獲晚年的日記之後,撰寫林獻堂日記解讀的構想水到渠成,他曾經在信中告訴我,希望能離開台灣到東京長居,以完成這個需要嚴謹研究做基礎的龐大的寫作計畫。

附錄: 根據父親的日記,1974年春夏他在美國所閱讀的各種書籍報刊

5月2日_安藤等譯《中國會震動世界》(日文)

5月3日_ 王育德《台灣》

5月7日_林景明《台灣處分與日本人》

5月9日_楊逸舟《蔣介石與台灣》

5月10日_鈴明《人所不知的台灣》 (日文)

5月12日_ Edgar Snow斯諾《我在舊中國十三年》

5月14日_郭沫若《李白與杜甫》

6月4日_《台灣青年》 (台灣獨立聯盟期刊)

6月15日_柯喬治《被出賣的台灣》 (陳榮成譯)

7月2日_《七十年代》 (香港、月刊)

7月5日_王浩《考察大陸報導》,趙浩生《大陸訪問歸來答客難》

7月10日_魯迅《偽自由書》

7月12日_魯迅《淮風月談》

7月14日_《文匯報》 (香港、日報)

7月15日_周作人《知堂乙酉文編》

7月16日_鄭東華《台灣問題 – 回顧與瞻前》

7月22日_《明報》、《南北極》 (香港、月刊)

7月23日_ Alsop《艾爾索普總結中國之行》

7月24日_洪若詩《旅華十五年》

7月27日_《白求恩之道路》

7月28日_《七十年代》、《文匯報》五、六月份 (香港、日報)

7月30日_《中國知識分子近言錄》

7月31日_《今日中國》、《蔣經國竊國記》

8月3日_張向天《魯迅舊詩箋注》、《大公報》七份 (香港、日報)

8月8日_日駐北京記者 柴日穗《周恩來的時代》 (日文)

8月14日_侯榕生《北京歸來》、《談談台灣的文學》(抖擻期刊)、余英時答問《中國在遽變中》(香港、明報月刊)、楊鈞石《儒家文化再反省》

8月15日_杜霍夫《誰統治美國》龔念年譯

8月19日_唐人《金陵春夢》

8月20日_《金陵春夢》之3 『八年抗戰』

8月21日_《金陵春夢》之4 『血肉長城』

8月22日_《懷念台灣》 (加拿大台灣同鄉會期刊)

8月27日_《金陵春夢》之1 『鄭三發子』

9月6日_《金陵殘夢》之5 『黑網錄』

9月8日_《七十年代》 (香港、月刊)

注: 沒有出現在日記,但留在我的書架上的還有《毛澤東選集》,魯迅《二心集》、《魯迅書簡》、《中國小說史略》、Edgar Snow斯諾《大河彼岸》和《漫長的革命》,韓丁《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