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期】日本民眾的「反安倍」行動

♦ 文/鄭漢根

兩千多名學生、學者和民眾在東京舉行集會,抗議安倍政權強行通過安保法案;5名日本前首相要求安倍立即撤回安保法案;日本在野黨以及民眾團體紛紛質疑安倍戰敗70周年談話「充滿欺騙性」……近期,類似新聞頻繁出現在報端。

一邊是安倍政府及日本右翼勢力對侵略歷史的歪曲以及強行推動安保相關法案等行動,一邊是日本民間不可小覷的力量在努力制衡著安倍政府的右行、阻止其在偏執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隨著民眾對安倍政府強推安保相關法案的反感越發強烈,8月10日《每日新聞》公佈的安倍內閣支持率已降至32%,這是2012年安倍出任首相以來內閣支持率的最低值。這也使得安倍政府不得不重視民間的聲音。有日本媒體援引首相府官員的話報導說,最近安倍因支持率下降而「倍感壓力」。

日本二戰特攻隊老兵三田滿回憶起當年參加特攻隊經歷時說,「當時大家在訓練中被洗腦,覺得為國家和天皇獻出生命理所當然」,但他自己一直對日本軍國主義心存質疑。恰好不久日本投降,三田滿才沒有像其他特攻隊員那樣成為「人肉炸彈」。戰後,他也在一直反思那場戰爭的不義。

如果當年參與侵略戰爭的普通日本人能及時覺醒,不被少數軍國主義分子所利用,那場禍及亞太的侵略戰爭以及日本自身最後的慘敗是否可以避免?

歷史無法假設,但可以作為未來的借鏡。面對本國也曾遭受的慘痛經歷,如今的日本民眾理當不會再輕易地被軍國主義思想「洗腦」。目前日本民間對安倍政府推動安保法案等一系列行為的抗議即是一種證明。

美國前總統林肯有句名言:「有什麼樣的人民,就產生什麼樣的政府。」如果更多的日本民眾能覺醒和行動起來,對政府錯誤的言行表達反抗,保持著對和平的堅守,那麼民間的強大力量也足以對政府的決策產生影響。

在中日關係問題上,雖然安倍政府的右傾化及在領土問題上的主張等言行嚴重地影響著兩國關係,但在日本民間也有著值得注意的正義與和平力量,在推動著中日民間的交流和理解:

旨在對日本遺留化學武器中國受害者進行醫療援助的民間基金8月14日在東京成立;反映侵華日軍毒氣戰、細菌戰罪行的圖片展也在東京展出,主辦方也包括了日本的民間團體;而3000多名日本友好人士今年5月訪問中國大陸,更是兩年來中日民間交往的一件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