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記者:程朔、實習生:宋沛健
眼前的女生,個子高高、很健康的那種瘦;一襲長髮在肩背上披散開來,額前垂著斜瀏海;眉色濃重、眼睛細長有神;高高的鼻梁上架著一副黑色全框眼鏡,牙齒潔白整齊,笑起來時的嘴角顯得頗具性格。初見後,我們幾個到訪者一致認為,從身形到臉龐,這姑娘的「鏡頭感」都很強,大家都覺得她應該去讀表演專業。
台北來的「飛天小女警」
楊子儀,出生在台北的90後,現在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一年級就讀。子儀家中還有一個姐姐、一個哥哥,姐弟3人都是從小就隨父母一起到大陸生活。3人中,姐姐最大,本來是在大陸學醫,但考慮到將來就業和生活的情況,現在已經回到台灣的大學改修管理專業。子儀哥哥學習成績很優秀,現在北京航天航空大學機械工程專業讀書。
子儀告訴我們,有一部叫做「飛天小女警」的動畫片,姐姐就像是那動畫片裡主人公「花花」的翻版,姐姐的成熟持重一直讓弟弟妹妹很有安全感;哥哥呢,是比較「宅」的一個,更像是動畫片中的「毛毛」;自己呢,基本上就是那個很能打的「泡泡」啦。「我跟我哥比較愛打……小時候!」
爸爸媽媽還沒有提出過,希望哪一個孩子來幫助打理或者未來接手軟體公司的事情,不過從所學專業來看,也就是姐姐的專業還比較接近。
子儀選擇高校時,農業大學是第一志願。「因為父母都在這邊工作,所以就想留在北京讀大學,報考農大是因為這學校離家只有三站公車的距離,周末回家很方便!在離家近的情況下,可選擇的專業也很多,所以就決定了在這個學校上學了。」
原來,子儀父母很早就從台灣遷來大陸發展,最初在北京做生意,有了幾年的積累後,夫妻兩個3年前開始自己經營一家軟體公司,專門做童話書、遊戲類軟體的開發。如今,夫妻兩個已把家安在北京這邊了,子儀的爺爺奶奶仍在台灣,每到過年時,一家人才回台灣與親人團聚。
「爺爺來北京肯定不習慣,我們都是南方人,這邊實在是太乾燥了,剛到北京的那個冬天,我的手都凍裂了,我哥哥一直流鼻血!」子儀告訴我們,到台灣之前,爺爺生活在杭州,相比於北京,感覺天氣、飲食習慣等方面,台灣還是與杭州更相近些。
談到畢業後的打算,子儀表示現在已經基本上適應北京的生活,畢業後回台灣發展的機率不是很大了,會看自己大學四年學習的具體情況,來判斷是否先到國外讀研,或者先在大陸找一份工作。
喜歡傳球的業餘話劇演員
子儀本打算進入農業大學的英語專業就讀,但報名時被學校告知英語專業已滿員,才改選了資源與環境專業。「開學後發現,這個專業的課程很多啊,而且不久就被很震驚地告知,這個專業真的就是農業大學裡面課程最多的專業,我當時就覺得自己真是『醉了』!」
子儀告訴我們,雖然一時「醉了」,但還蠻喜歡這樣充實的生活。一開始確實不適應,但發現身邊大群「學霸」無時無刻不在學習,每天將自習室佔得滿滿!她就「被震撼到、然後感到不好意思、然後成為自習室的常客、然後就習慣了與學霸們一起努力」。
不過,子儀明確表示自己是做不到「無時無刻」的。她覺得,這也是台灣學生與大陸學生間的一個常見的不同點。「台灣學生,學習之外,多會參加體育運動還有社團活動什麼的,我呢,就參加了學校的籃球隊,有比賽時我會上場呢。」子儀告訴我們,台北那邊的女生很喜歡運動,自己在家鄉時,會有很多女生朋友一起打籃球,來到北京後,感覺這邊的女生比較靜一些,不那麼喜歡運動。自己剛到學校的時候,都是與男生一起打籃球呢!「我喜歡NBA的克里斯,我喜歡看他的快傳,他傳球超棒的!我不是很喜歡看人扣籃的,我喜歡看傳球,感覺漂亮的傳球都超帥的!」
打籃球之外,子儀的另一項課外活動,是參加學校話劇社的演出。「也是個巧合,當時我是陪著另一個同學去報名的,結果人家就通知我去試演了,話劇社招募演員,就是先面試,面試過了,才通知你去試演,試演過了,會被安排參加一個小型演出,那之後才可以參加話劇社的年底大型演出。」說到這裡,我們幾個不約而同地抬眼相互示意了一下,「這姑娘還真是塊做演員的料!」
子儀饒有興致地告訴我們,她覺得演話劇很有意思,因為能扮演多種不同的角色,獲得不同的角度體驗。「我運氣還是挺好的!這次我在劇裡飾演一位女記者,所以我看你們這樣訪談我,我就覺得很有意思,也想就著這個機會多找找記者的感覺呢。」
奉先知之名的善良女孩
籃球、話劇,還不是子儀學習以外的全部。「同學一開始都覺得我很忙,每到周末都沒有和他們一起逛街什麼的,後來了解了情況也就習慣了。」原來,每個周末,子儀都會雷打不動地回到家中,和同為基督徒的家人,有時還有臨近的教友一起聚會,她們一起唱贊美詩,分享精神感受,還經常會去一些不方便或者很久沒來的人家裡去看望。
「我網名是Jeremiah,中文音譯耶利米。耶利米是《聖經·舊約》中的人物,常為神的子民哀哭。我也愛哭,可不是那種被欺負就哭的意思,我比較男孩性格的,我只會為看見自己的不堪流淚。」子儀覺得自己與耶利米間有著某種契合,為了說明,她特別為我們介紹了耶利米的故事。
《聖經》中,上帝的選民每次遭逢災難,都是他們自做惡行招致懲罰,可他們在懲罰來臨前卻總是在物慾橫流、驕奢淫逸中迷失自己,甚至忘記與神的約定。在許多同胞行背信棄義之惡、更多人是非不分的環境中,堅持逆耳忠言、勸人向善並不容易!
巴比倫王入侵前,耶利米就忍受著譏諷、鞭打甚至監禁,在同胞中傳道。公元前587年,耶路撒冷淪陷,耶利米傷心地看著國君與臣民被擄往巴比倫為囚,用悲愴痛苦的文字,反映了猶太亡國的悲劇。耶利米後來被迫隨出逃耶路撒冷的猶太人前往埃及,並最終在那裡殉道。
子儀告訴我們,相對北京,台灣那邊信奉基督人比較多一些,許多社區都有小教堂那樣的宗教場所。「小時候,媽媽的朋友常帶我們去教會,不過當時還沒什麼感覺呢。上初一,已是在大陸了,才在北京受洗,現在全家都是基督徒哦。」
子儀覺得,在宗教儀式過程中洗滌一下心靈,感覺挺好。這個善良的女孩對我們說,正常的宗教一般都是教人為善、令人有所敬畏、讓人們淡靜下來的,而且教會總會組織一些幫助其他人的事情,「所以我才會接受宗教,不過後來也發現身邊有些宗教信仰者們,向神佛求福、求財、求長壽、甚至求孩子考上大學,那樣為了索取而信奉宗教,就有些可笑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