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採訪/汪軍
將部分土地租賃給旅遊開發公司,因種地少而得閒的時間便在旅遊景區做保衛工作,「老楊」楊嗣模一年賺的是「雙工資」。他說:「如今鄉村休閒旅遊發展得紅紅火火,不願背井離鄉的農民守著土地也有錢賺。」
楊嗣模是廣西壯族自治區賓陽縣黎塘鎮一位普通的農民。近年來,隨著鄉村休閒旅遊的發展,像楊嗣模這樣的農民大多賺取了可觀的經濟收入。除了城鄉文化交融產生的新奇讓他們津津樂道外,守護著深入骨髓的「土地情結」感受鄉土變遷同樣讓他們滿心歡喜。
黎塘鎮荷香人間風景區是楊嗣模工作的地方。記者在風景區看到,連片種植的荷花一望無垠,有的開出粉白色花朵,有的粉紅花蕾含苞待放,遊客穿行在木橋和涼亭之間,小水塘裡散放著鵝和鴨。景區清潔員韋建林負責打撈小溪裡的雜草,休息時就和老楊攀談。「在鄉下上班相當於在城市上班,在自家土地上守著老窩不移動。」家住黎塘鎮里仁村的韋建林說。
黎塘鎮琴堂村村民韋潔梅在荷香人間風景區一家商店當售貨員。8年前,她離開家鄉去往相鄰省份廣東務工。一個多月前,韋潔梅來到景區上班,主要負責製作和銷售當地特色小吃:酸粉、蓮子羹、綠豆粥。儘管一個月收入只有1300元人民幣,但離家近對她來說很有吸引力。「守在自己的土地上掙錢,照看孩子也方便。」韋潔梅說。
在廣西壯族自治區上林縣巷賢鎮,鼓鳴寨養生旅遊度假區的發展正如火如荼,吸引了不少曾在外務工的農民回到家鄉。
由於耕地少、交通閉塞等原因,巷賢鎮當地農民龍金玲前幾年離開家鄉外出做釀酒生意。2014年,龍金玲從外地回到鄉下,在鼓鳴寨養生旅遊度假區一家休閒農莊上班。「我們農民盼望鄉村旅遊,不願意離開生長的這片土地。」龍金玲說。
鼓鳴寨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韋壯告訴記者,度假區可安排600多位村民就業,除滿足景區所在地村民就業外,還可吸納周邊村屯村民。長聯村古民莊村民陳必靜說:「農民能守著千百年耕耘的土地感受城市生活,這是以前沒有想到的。」
同陳必靜一樣,廣西馬山縣古零鎮古零村村民藍梅花也同樣「沒想到」。藍梅花從小生長在古零村弄拉屯。「弄拉」在廣西壯族語言中的意思是「偏遠的山溝溝」。她說,祖祖輩輩靠種地、採野果、挖野菜、砍樹生火取暖過日子,想不到如今的鄉村旅遊讓日子變了個底朝天。
2008年,古零村村民李榮光帶頭建起了弄拉旅遊專業合作社,以土地和山林入股分紅的方式發展生態旅遊。看準家鄉旅遊發展利好,在廣東務工5年的村民蘇柳豔決定回家發展。她將家裡僅有的0.8畝地入股到合作社,除參與分紅外,每個月在景區上班還能賺3000多元人民幣。「離家近很方便,守著土地拿雙工資。」蘇柳豔激動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