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期】瀋陽遊記(二):尺度親切合步行

♦ 圖、文/賀克

懷遠門。

懷遠門。

瀋陽尺度適步行,由於只走了瀋陽車站東側這片,故我的印象也僅「和平區」和部份「瀋河區」才算數。瀋陽沿街也隨處是殖民原跡,街道小而不霸道,偶有高樓但不擁擠。

瀋陽「方便行程」

上期給各位的旅遊建議是起碼兩整天,但以我的走法完全不夠。事後發覺瀋陽有條「方便行程」,先談。沿地鐵一號線,從懷遠門、故宮,故宮南邊步行可及少帥府、少帥府稍往東是「周恩來少年讀書舊址」,或續沿一號線到「滂江街」旁剛整好的「二戰盟軍戰俘集中營舊址」,戰俘營稍往南即「東塔」。

趕完此線,餘下「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等稍遠處可慢慢兒玩。至於我,是走路的調兒,故這兒介紹的並非我實際行走的順序。

慢點兒再慢點兒

滿州省委舊址。

滿州省委舊址。

我就住「北一馬路」和「南京北」交口。晨起,決定再去中山圓環走一遭,備往北去「滿州省委舊址」。北一與南京的東北角是「中國醫科大學」及「醫大一院」,人不少。但車不多,日常的人們便機靈地想衝。我於是看到些逗趣事兒。

民警瞧行人躍躍欲試,便指著路旁值勤大陽傘,挺幽默地說「行人慢點兒呀!這兒涼快,站那兒等會兒!」怎知大嬸仍趁民警不留意時搶馬路。所幸正轉綠燈,但說時遲那時快,一勁裝單車騎士險閃過。然後,騎士也無奈地喊著「唉呀!敢死隊的呀!盡往前衝!打傘的老太太~您是敢死隊的呀!」說完便走。

路人都笑了。這圖即景暗示了許多,很多台灣人把大陸人素質予本質化,其實不夠。我也關心人的素質,上回談長白山已有提。每回上大陸,瞧年輕人隨手亂扔東西、闖馬路,加之臉上的無意識,真也很痛。但其實台灣人一樣有好有壞;況且闖馬路的問題、文明與素質的問題並不在「法」或「亂」。去年去北京,深夜寂靜街上我也闖馬路,也被我的大陸學生罵「竟然不走斑馬線」。其實長白山那會兒,大媽擠呀擠,也有兒女們扯著說「媽!排隊!」我更憂慮的則是,兩岸互動越頻繁,竟不能使人認清傳媒塑造之「樣版人」以外的社會多重面孔嗎?

中山圓環周圍保護區

北過馬路便是「中國醫科大學」,靠街是二層的殖民建築。荒亂亂的舊大門那兒立著一座黃澄澄的「李時珍」像。

再往北,必須繞圓環一圈,因周邊已整體劃為保護區。從中國醫科大學往右轉兒,有日本關東軍舊址、教堂高塔似的「赤十字支部」,及現為華廈銀行的舊樓、日滿空軍大樓舊址、奉天警察署舊址、橫賓正金銀行奉天支店舊址,及現為「遼寧賓館」的大和旅館舊址。

寫天津時提過,大和旅館是連鎖的,是日佔期間領導層級聚會所。現下「遼寧賓館」是餐廳,若備著閒錢不妨買杯啤酒小憩會兒。若來時恰逢用餐,則「中山路」圓環以東那片的小巷裡不少小吃店。我的習慣是見著就買倆包子,或大餅,怕肚子餓。

繞完別急走,北四馬路與「桂林街」交口附近「桂林街89-3號」,是百度地圖上找不到的「陳雲舊居」。1948年11月至1949年春,陳雲任瀋陽特別市軍事管制委員會主任、負責接收瀋陽時,曾居於此。舊居是歐式斜屋頂,黑瓦精巧。

中山路「歐風區」

瀋陽「歐風區」街景。

瀋陽「歐風區」街景。

後來我去到圓環以西那段的「中山路」,發現這兒的殖民建築區域,大大牌子定為「歐風區」。街上多是咖啡廳、小店兒。這又讓我想起天津的義式風情、德風區。

這不對。中國足以列為「歷史保護」的舊建築,滿街的洋行、銀行,即是百年餘帝國主義侵害、掠奪的證詞。舊建築保護是歷史書寫的一環,空間感受涉及人們的情愫,需要清理。但如何公允地清理?未必得如日本侵略時的各種碑、都推倒、拔起。也未必得始終的絕對敵對。然而將此些誠然具有「特徵」的街道與建築「去政治化」為「風格」,總缺了點啥。

滿州省委舊址

藏教「實勝寺」。

藏教「實勝寺」。

逛完圓環這片,我就往右、與南京平行的「和平北大街」,再左轉往北。過市府大路,將在左側發現「實勝寺」、廟旁巨大的「北市場」牌坊,但我到時沒市集。實勝寺裡的轉輪、風馬旗經幡,透露藏教的性質。

北市場「皇寺路」走出去到「福安巷」,就是「中共滿洲省委舊址」紀念館,路邊碑誌難錯過。這是二、三○年代中國共產黨於東北地區的最高領導機構,據說也是劉少奇曾經的秘密居住地。

沒有門牌的時候

回時我走「北三經」,但市府大路與和平北大街東南角的「法國匯理銀行奉天支行舊址」也可憑弔。往南,八一公園的對面是「蘇俄領事館舊址」,想去卻見長長圍牆,是不讓進的「迎賓館」。

到這兒也碰了更硬的壁。步行配著網路地圖很容易,但在「九緯路」這兒,想找「高崗舊居」時,既沒門牌,連路邊大嬸兒都說不知道。我另也發現,顯然由於大陸城市變化太快,網路地圖亦常與現實地景搭不上。來來回回走了幾趟,也弄混了「八緯」與「九緯」,卻恰因迷路,在八緯路上遇見幾幢華麗、混合風格的殖民建築,網上「瀋陽老建築」有其名。但也是「單位建築」,遊人只能遠遠地看。

八緯附近:落寞的高崗故居

八緯路「高崗」舊居。

八緯路「高崗」舊居。

行前查瀋陽老建築,才曉得瀋陽有兩處「高崗」舊居。一座在北三經街與九緯路東南角。迷路看著「瀋陽日報」大樓好多回,也挺好。就在放棄之際,終於發現路口建築挺怪異,玻璃罩子改裝得有些俗氣、擋住老建築主體,近看果然是「湯玉麟公館舊址」。目前外包,就叫「湯公館食府」。按牆上說明牌,本樓建於1929年,曾為日帝霸佔,新中國成立後才短暫做為高崗居所。

中國史我忘了大半,遑論新中國史。黨史也沒輒,但「高崗」好歹聽過名,也粗略曉得他吃藥自殺的始末。我就想刻意看看不同的「故居」怎麼整;但陳雲也好,高崗也罷,興許不是主要居住地,未見太多詮釋。

我的實際行程至此就轉往「故宮」,但順著話,先講另處「高崗」舊居,也是短期居住。中興街三十一號,在「南五馬路」交口附近,有幢附帶大庭院的三層樓建築,屋頂西半邊是綠色琉璃瓦,挺顯眼。這是1936年建,朝鮮籍僑民金昌鎬投資建設的住宅,亦為當時瀋陽唯一由朝鮮人投資興建的住宅。瀋陽解放後由人民政府接收,1950年至1954年,時任東北人民政府主席、國家副主席的高崗就住在此。幾經不同單位使用,已於2004年經瀋陽市文物局宣佈為瀋陽市第一批70處不可移動文物之一,但目前也是單位使用。

東北解放紀念碑

東北解放紀念碑。

東北解放紀念碑。

實際走訪「金昌鎬」的時間是夜晚,剛回市中心,且先去了附近的圓環。因我好奇南邊的圓環,是否也是周圍居民的活動場所。逢飯後,「和平廣場」圓環果然有許多跳舞的、滑輪的、遛狗的,與練拳打劍。我也赫然發現,圓環上「東北解放紀念碑」比想像中巨大且光芒。這是東北解放40周年的紀念碑。電視劇「滲透」第三十三集前後的歷史情境就是瀋陽解放。

和長春的人民廣場一樣,幾經政權輪替,名稱也輪換。1932年建好時稱「朝日廣場」,國民黨統治時稱「崇德廣場」,解放後才定名「和平廣場」。面積雖不到長春「人民廣場」的一半,卻是臺北仁愛圓環的三倍半多。紀念碑的街口則是如今的省委所在地,但和咱旅遊沒啥關係。

往故宮去:回回營、舊城垣、古玩市場

當時看完八緯路上高崗宅,我就打算往瀋陽故宮去了。抓了方位、微微地往東北走,卻不斷迷路。一下子走過了頭,上了「市府」東側「北順城路」。北順城與「奉天街」交口有座小小的「伊斯蘭文化藝術展覽中心」,隔壁是「伊斯蘭教經學院」,隔著「奉天」對街是「西關回民市場」。這幾處都沒去,但料想周圍定有意思,就鑽進了街口東南角的大片區域。

開市前的清真美食街。

開市前的清真美食街。

果然,「奉天街」往南,不一會兒就有「清真美食街」。我在這兒鬧了笑話,小販口中「一塊五倆」,意思是每兩個賣一塊五毛錢,我卻聽成一塊錢買「五兩(重)」,講到小販兒不耐煩。我很喜歡回族口味,還是攜上幾個大餅。沿著走,路名直接是「清真路」,南、北各是南清真路、北清真路,瀋陽市回族小學也在這兒。這引起我的興趣。

查了,來頭很大。這兒古名「回回營」,又稱「西關」,元朝時就有回人居住。1625年、清太宗時期,為獎勵有功之回族將領,特劃此地給回民世代居住。簡單說就是「小西路、萬壽寺街」附近很大的區域。因此歷史,如今仍是瀋陽市回族最大的一處聚居區。但我沒找到那座已近370年歷史、遼寧省內最大的清真寺。網上說,2001年回族社區改造、建立了回民社區;只不過,「回族敬老院」這樣的回民設施在中國也很常見。

「順垣巷」內。

「順垣巷」內。

空間感覺一直讓我往北。絕對位置往東移,更多還是北。那麼又回到了「北順城路」,這會兒是北、西順城街交口。交口西南,「太清宮」建於1663年,是規模挺大的「全真派」道教寺院。更令我注意的卻是東南角舊城垣,城樓保存下一角來,其旁是「順垣巷」。如今幾乎分不出城裡、外,但瞧東、西、南、北順城的街路名,大約能掌握。「順垣巷」裡的狹巷仍有古樸感。

步行的意外之喜,因為地圖上看不到此城垣。城垣基本維持了舊城紋理,即使空間秩序所反映的是社會關係,從而舊城軌跡藏著封建時代的倫理關係,這些即使有待解釋或轉化,也畢竟才是真正屬於我們的。

時間差不多了,我就重新看了地圖,沿「西順城街」往南、朝地鐵一號線回來,往「懷遠門」、瀋陽路去。我仍然被空間吸引,又愛斜著走。因此,闖進了西順城街與瀋陽路交叉的東北角片片兒裡,巧遇「盛京紅花鳥魚古玩市場」。我又掏寶啦!一九五〇年代的馬列毛舊書好幾本。

這兒很近故宮了。稍往南幾分鐘就是瀋陽路,開始有了觀光的味道,但也仍有觀光開發前的痕跡。如瀋陽路六十八號,再令我心頭一震的「臺灣民主自治同盟遼寧省委員會」,顯然是特定時期配予數個政黨共用的大樓。啊!遙遠的時代它還在這兒。

瀋陽故宮一隅。

瀋陽故宮一隅。

瀋陽故宮

終於,穿越了與新大樓併建的「懷遠門」,就該來到瀋陽故宮了。瀋陽故宮是「後金」入關前的皇宮,建於1620年代至1630年代,又名後金故宮、盛京皇宮。皇太極就在此去汗號稱帝,改號「清」。清朝遷都北京後,這兒亦做行宮使用。1955年,成立瀋陽故宮博物館,1961年經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改名瀋陽故宮博物院。

這座占地6萬平方公尺(北京故宮面積72萬平方公尺)的皇宮已於2004年7月列入「世界遺產」。北方天高,晚上八點鐘關門還很天光,如您也來晚了,獨具特色的滿、蒙、藏建築風格在近晚時也很好看。院落精巧,也有西洋花園,及仿照八旗行軍帳殿佈局的部份建築群。只是如前述,比之皇宮本身,我更驚艷故宮周圍的市井生活,層層綿綿的社會關係在歷史的動力下嵌進了城裡、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