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期】「長橋」取代「長城」:全球治理的新思維

♦ 文編/魏三多

慕田峪長城蜿蜒於崇山峻嶺之上,它是中國古代萬里防禦工程的一處精華。「長城」,曾被國際政治界視為中國對外戒備與封閉心態的象徵。

東南十數公里外,一條長長的高架快速通道連接景區雁棲湖,7個月前在這裡召開的APEC峰會,規劃了太平洋兩岸經濟合作新路線圖。「長橋」,正被國際政治界看作中國對外開放與融通思維的預告。

國際觀察家們認為,當代中國已經拋弃「長城心態」,取而代之的是,在自身利益與其他國家和地區利益的匯合點上構建21世紀的「長橋」。正如以英國前首相布朗為代表的一些西方政治家所言,中國正在將「自身利益與他國利益匯合在一起」。

布朗在其題為《向建立全球治理體系邁進》的文章中寫道,「全球性的問題需要全球共同解决」,國際合作的核心問題將不再僅僅是美歐將如何適應新的世界,而同時也是中國將如何看待自己在國際秩序中的地位、作用和責任。

「全球治理」概念最早由國際發展委員會主席勃蘭特於1990年在德國系統提出,以順應世界從兩極格局向多極化演變之勢而對全球事務進行共同管理。當時,以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爭霸為主要內容的「冷戰」剛剛終結。

2008年開始,「全球治理現代化」的理論、價值、目標及其路線設計的研究討論在世界範圍內掀起高潮。當年早些時候,禍及全球的國際金融危機爆發於所謂的「冷戰勝利者」美國,它促使世界深入思考「人類向何處去」的歷史之問。

近日,亞投行的57個意向創始成員國代表在北京出席了《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協定》簽署儀式,標志著成立亞投行及其日後運營有了各方共同遵守的「基本大法」,邁出籌建最關鍵一步。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發表專欄文章指出,推動亞洲基礎設施建設融資的亞投行是全球經濟治理的一大進步。

當前全球治理體系存在諸多不合理之處,特別是在各類國際組織機構和多邊協定中,廣大發展中國家利益難以得到充分代表,而任由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主導。

有識之士認為,要跟上時代前進步伐,就不能身體已進入21世紀,而腦袋還停留在冷戰思維、零和博弈的舊時代。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大陸曾判斷「世界大戰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改革開放後,大陸領導人鄧小平相繼將之調整為「戰爭可能延緩爆發」、「在較長時間內不發生大規模世界戰爭是有可能的」、「世界戰爭是可以避免的」、「和平與發展是當代世界的兩大主題」。

分析人士認為,中國對世界時代主題的分析判斷,也是其「世界觀」的一個直接反映,決定著其在國際社會中的行為姿態,即地位的顯示、作用的發揮和責任的履行。

全球治理現代化已經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種實際需要,是目前抗衡單邊主義、霸權主義和新帝國主義的現實選擇。而中國所提出的「長橋思維」,也正積極參與著全球治理現代化的進程。

前德國外交部亞洲專員沃爾克博士最近撰文寫道:真正的中國夢和西方的沒有區別,中國作為規範力量與整個國際社會一起致力於一個全球世紀,而並非中華核心世紀的可能性很大。

日本外交學者網站日前發表澳門大學學者陳丁丁《中國成為全球治理領導者的四種方法》的文章。文章指出,中國應該推動國際關係更加民主化,「贏家通吃」的國際政治舊模式已不再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