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
小說《台北戀人》是知名作家藍博洲2015年出版的最新力作。歷時九年完成初稿三十萬字,幾度刪修,內容講述台灣最早的學運「四六事件」。一九四九年四月六日,大陸上的國共內戰正酣,國府的軍警直接進入台大與師大校園,集體逮捕數百名住宿學生,史稱「四六事件」。藍博洲以小說形式試圖再現歷史現場,還原事件的真實面貌。本報文學版推出「小說《台北戀人》好書共讀」專題,提供本書不同的評價視角。
♦ 文/李昕蓉
台北戀人?起初聽到這個書名,腦海中立刻浮現許多夢幻戀愛故事場景,我以為這會是一本講述愛情的小說,偏偏我對這類文本最不感興趣,因此對它並無太多期望。然而,在我看到書背內容介紹的那一刻,我的第一印象完全被顛覆了。這絕對不是庸俗平淡的愛情故事,而是描述一場熱血、執著、血淚交融的青春史詩。這正是我所期待的,我渴望窺探歷史,那一段我未曾聽聞、教科書上所沒有記載的歷史。
「一九四九年四月六日,軍警直接進入台北兩所大學的校園,集體逮捕數百名住宿學生,史稱四六事件。」在閱讀這本小說之前,我從來不知道台灣發生過「四六事件」,因此這樣的題材及內容對我來說是陌生的,面對這本書,我是個一無所知的人。而要如何讓像我這樣的讀者能夠完全進入到情節裡,甚至被故事深深吸引,我認為,這和藍博洲先生的寫作手法有極大的關係。一本小說要吸引人,除了書名、封面外,我認為更重要的是第一句話是否能命中要害,讓讀者有期待後續發展的作用。而《台北戀人》的開頭,就像一顆震撼彈,讓我完全地陷入書中。第一句話是這樣的:「老周,當年離開台灣的時候,我怎麼也沒有想到,一直要到五十年後才能再回到家鄉!」老周?老周是誰呢?我充滿疑惑地開始閱讀這本小說,而我萬萬沒想到,這個名字將永遠深植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
故事內容主要描述國共內戰,國民黨來台初期,政治風氣糜爛、官僚作風盛行,學生吃不飽、穿不暖,因此,由台灣大學學生組成的「麥浪歌詠隊」及台灣師大學生組成的「學生自治會」兩個學生組織為首,串連全台學生,發起一連串爭取民主與民生權益的抗爭,台大學生之首為張旭東,而師大學生之首就是老周──周新華。這群有抱負、有理想,為社會不公不義勇敢站出來的學生,用滿腔的熱血,唱出他們的青春之歌,譜出屬於他們的偉大史詩。讀這本小說,我心中也湧起一股難以平息的巨浪,這本書徹底改變了我的心態,拓寬了我的視野,我不再是那個對社會動向漠不關心、認為事不關己的大學生。我想,如果我生在那個時代,我也多麼渴望能與他們一同並肩作戰!很羨慕他們,羨慕當時的學生沒有本省、外省、原住民之分,他們的心完全凝聚在一起,純粹為了理想一同努力,這在現在社會是多麼難能可貴的一件事!很佩服他們,佩服這群學生選擇了一條最艱難的路,英勇無懼,只盼望能為社會做出改變,這股勇往直前的氣魄,正是現代人所需要學習效仿的!
然而,很遺憾的是,這篇故事有個悲傷的結尾,悲傷得讓我的眼淚潰堤,心情久久難以平復。國民黨仍然是這場學運的勝者,扼殺理想抱負的劊子手。學生們被捕的被捕、能逃往大陸的就逃了,只有老周,到了最後仍然堅持著獨自奮戰。我認為他是這場學運最堅固的種子,卻也是最後的一絲微弱燭火,在他被特務們用子彈貫穿心臟的那一刻,這段雄壯浩蕩的歷史也宣告落幕了。
後來,我得知小說中除了女主角外,其餘角色都真有其人,而老周的本名叫做周慎源。多情如我,立刻上網翻遍了所有關於他的資料,我陷入一陣瘋狂,渴望探尋關於他的一切。同為藍博洲先生所寫的〈尋找周慎源〉一文,我讀著讀著就哭了,我好像書中的女主角,對於老周的消息是那麼熱衷而迫切地。老周,周慎源,你在哪裡呢?當晚,我寫了一首詩,紀念與感謝老周帶給我的所有感動,他是不該被遺忘的歷史,是一位英勇的烈士。
〈致野火樣鮮紅的少年〉
老周
我知道你從此會深植我腦海
揮之不去了
老周
我極力尋找你的身影
探求一切你的事蹟
渴望碰觸你那純潔的靈魂
老周
你在死前究竟彎腰撿拾什麼
是期待新生的希冀種子嗎
抑或是回不去的曾經
老周
當特務用子彈將你的身體
鑿成蜂窩般的殘破軀殼
你是否仍站著死去
你的血液想必染紅了遍野的香茅草
野火似地燃燒整座山谷
老周
你後悔過嗎
這答案應當是絕決地否定
因為你曾倔強而堅毅地說
「路,走到今天這個地步,我是不可能回頭了。」
閱讀藍博洲的《台北戀人》,讓我認識四六學運的歷史。這本書或將成我生命中的轉捩點,它讓我的心容納了更多立場,拓寬了我的眼界,更讓我跳脫社會主流的觀點,艱難地地獨立思考,像一顆思想的種子被震撼的暴風倏然打入心裡,接著萌芽,從此它會隨著血液蔓延,滲透進每個細胞裡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