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期】針探美利國 2013.08

我的偏差行為
 

汽車之必要?
 

阿蓉
 

在台灣因為地小人稠,城鎮的地景往往企圖上下垂直發展到最大化,地面上的商場、住宅極力地往上堆疊延伸,地面下的停車場車道則像是沒有止盡的螺旋,即使是處在多地震地帶不穩定的島嶼土地上,也要拚他個101大樓。

到了美國,地景上最大不同的感受,就是城鎮地景變成了水平擴展,經驗上高聳堆疊的建築積木,成了攤開的平面圖,匍匐在廣褒的土地上。如紐約、舊金山一般的大都會市中心當然也是高樓林立,但一離開市中心,很快建築就像散佈的藤蔓沿著地面攀延開來。各種商城多設在市郊,不同商店一字排開,附設的超大停車場讓消費者即使在最熱門的時段也絕對不用擔心找不到車位。這樣的城市地貌,讓美國的生活方式非常地依賴汽車,一位也曾在美國留學的朋友就戲稱:在美國沒有買車可是「偏差行為」!

還好我所在麻州Amherst城因為鄰近有五個大學設立,有公車系統,雖然有些路線是一個小時一班,或是在寒暑假停駛,至少可以解決一些生活需求,但卻還是有許多時候需要商請朋友幫忙。像一開始租房子,需要申請電力系統,因為我們是新住戶,需要到現場辦理,但電力公司所在地卻沒有公車到;要想開車也需要先有駕照,考駕照的公務機關又是得開車才能到;有了駕照要買車,還是得請朋友幫忙,才能去看車。凡此種種,都讓新來乍到的無車族在美國生活倍感痛苦。
 

美式生活方式的戰爭
 

但這城市地景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高度依賴汽車的生活方式,真的是必然嗎?
 

19世紀時,美國城市就發展了鐵軌為主的公共運輸系統,如:有軌電車(streetcar)及電氣列車(electric train)及火車,一度幾乎每一個超過1萬人口的城市都有至少一家電車公司在營運。1920年成立的National City Lines(國家城市線),其服務行駛的範圍廣達16州的44個城市。當時人們外出九成比例是依靠公共運輸系統,只有1/10的人擁有汽車。
 

但1936年開始到1950年之間,以通用汽車公司(General Motors Company, 以下簡稱GM)為首,聯合Firestone tire, Standard Oil of California, Phillips Petroleum, Mack Trucks, 以及 the Federal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等等汽車產業相關的公司,在45個城市買下超過100個軌道運輸系統後,將之摧毀,並改以由GM生產的汽車巴士來營運。一場汽車與公共運輸系統的戰爭由此展開,這也是一場形塑著當今美國生活方式的一場戰爭。
 

對GM來說,城市電車系統是擴大汽車銷售的阻礙,火車也是。舉例來說,1956年,GM公司以最大貨運主的影響力,促使New Haven 鐵路公司將原本高效率的電氣火車頭改換成GM生產的柴油火車頭,使得火車運輸相對於公路運輸的競爭力弱化,並阻擋了火車技術的進步,最終導致New Haven 鐵路公司走向破產的命運。同時期,歐洲、日本正透過公共投資發展高速電氣列車,可是美國的鐵路系統在GM為主的壟斷勢力下,卻逐漸走向萎縮的命運。
 

推著購物車上高速公路
 

GM汽車公司挾其龐大的經濟力量,弱化其他交通運輸方式的發展,並壟斷汽車業上下游,主導了美國交通運輸朝向私有汽車、大型高耗能車體設計發展;另一方面透過各種手段影響政府政策,將公共投資用在建設公路而不是鐵路,造就城市生活功能分散化的趨勢,形成高度依賴汽車的城市規劃。低汙染、安全性高、能源使用效能較好的軌道公共運輸系統在美國萎縮消失,九成人員及貨物運輸依賴汽車或卡車,代價是高污染、能源消耗量大、自然地景因公路建設而消失及城市交通堵塞。
 

我所在的Amherst,超級市場等各類購物商城開在一條主要幹道9號線上,在這幹線上錯落蔓生了許多不同的購物中心,每一個都附上超大停車場,看過去真是一望無際。猶記得剛到美國時,和先生去其中一個購物中心採購家用品後,必須推著裝滿生活雜貨的購物車,穿過一大片停車場,再穿越幾條沒有人行道的公路,還不得不與汽車同行一段路後,才能到達我們要去的公車站。那種感覺很像在只容汽車行駛的高速公路上推著購物車,啊,就因為沒有車,我們的舉止在美國環境中果然顯得相當「偏差」……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