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犇報‧第39期】大追蹤:「史上最嚴厲」房地產調控政策(二)

「房鬧」事件頻發的反思

            (網路圖片)

日前,杭州、寧波接連上演「房鬧」事件,部分預售屋的買者拉起白布條,要求開發商退房或是補償因為房價下跌所造成的損失。杭州更是從5月3日至5月5日接連發生3起同類事件。

杭州之所以變成「房鬧」事件比較突出的城市,主要是因為杭州新房打折力度明顯高於其他城市。在杭州,6折7折出售的項目並不罕見,甚至8折降價出售難度依然很大。90平方公尺的新房,優惠幅度可能超過50萬元(人民幣)。

這一切都是調控前杭州房地產泡沫過多的後遺症。投資性需求撤場,僅僅憑藉剛性需求難以支撐,房價大幅下滑也是預料之中的事情。買屋者的既得利益遭受較大影響,因此向開發商討說法,雖然於情可憫,但於法無依。

事實上,類似杭州這種買屋者「維權」風波在去年底部分專案開始大幅降價時就已經屢見不鮮。在2011年的10月到11月間,北京、上海、南京、蕪湖等地就有八處建案出現了買屋者要求退房、「維權」引發的嚴重糾紛。

大陸綜合開發研究院旅遊與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宋丁認為,對於頻發的「房鬧」現象,在堅持「契約精神」的同時,也要看到購房者在議價方面先天的弱勢地位,看到開發商在推高房價方面承擔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因此開發商不能以「契約精神」為由推開一切責任。處理「房鬧」問題,不能單單考慮法律因素,還要有道義和情感上的考量。

將「房鬧」問題的解決寄託在企業自身的道義上無疑有些理想化。從監管著手,徹底理順房地產銷售環節的種種弊端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健康的房地產市場需要健全的制度,更需要理性的消費者和誠信的商家。

房價下跌刺激很多原先的買屋者「房鬧」,這是市場的陣痛。但這種疼痛,卻能讓更多人認清「投資房產有風險,入市購房需謹慎」的道理。(新華社電)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