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期】專題:中國大陸的點穴式外交

李克強「歐亞行」的前瞻意義

── 「一帶一路」打造區域合作願景

£¨XHDW£©£¨2£©Àî¿ËÇ¿µÖ´ï±´¶û¸ñÀ³µÂ

李克強抵達貝爾格勒,出席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並正式訪問塞爾維亞,塞爾維亞總理到機場迎接。 (黃敬文 攝)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014年末最後一次出訪,足跡橫跨歐亞大陸,包括訪問哈薩克並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首腦理事會會議,訪問塞爾維亞並出席第三次中國-中東歐領導人會晤,赴泰國出席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第五次領導人會議。

專家認為,「一帶一路」與「互聯互通」將成為中國大陸與上合組織其他成員國、中東歐國家和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其他成員國拓展務實合作的兩個關鍵字。

為上合組織合作注入「新動力」

據報導,李克強此次不僅出席中哈總理第二次定期會晤,還在兩國企業家委員會活動上致辭,見證兩國簽署總金額超過百億美元的30份合作文件。在哈薩克,李克也出席了上合組織政府首腦理事會會議,繼續推動這個以中國城市命名的區域合作機制走向深化,擴大在安全、經濟、人文等領域的合作。

在烏克蘭危機持續發酵、部分成員國經濟增長放緩的背景下,各方對上合組織的期待更加高漲,因此對中國的作用越來越重視。在會議上,李克強從維護穩定、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三個方面闡述了中國大陸的主張,圍繞互聯互通等提出一系列支援上合組織發展的倡議,為區域合作注入新的發展動力。

為中歐關係發展打造「新引擎」

塞爾維亞是李克強歐亞行的第二站,他將參加第三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與16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

中國—中東歐合作的「新平台」,形成於2012年的「16+1」領導人會晤機制,大大增強了雙方合作的政治意願。

去年,李克強曾參加了在羅馬尼亞首都召開的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第二次會晤,會後發表的《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布加勒斯特綱要》確定了38個合作領域,且已有80%的項目付諸實施。

目前,中國大陸同中東歐國家間的大專案合作取得重大進展。大陸企業與塞爾維亞、羅馬尼亞、波赫等國在公路、橋樑、電站等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合作成果不凡。雙方在教育文化領域也建立了長期的合作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中東歐16國中的11個國家已加入歐盟,另外5國也將加入歐盟視為目標。中國—中東歐國家的合作可謂是中歐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深入發展或將成為中歐合作的「新引擎」,有助於中歐關係的均衡發展。

為大湄公河次區域迎來「新發展」

出席在泰國舉行的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第五次領導人會議是李克強此訪最後一站。

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於1992年由亞洲開發銀行發起,涉及流域內6個國家:中國、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和越南。

據專家表示,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倡議提了很多年,但以前只有想法沒有行動,中國大陸加入後才取得了較大發展,可以說,正是中國大陸的發展讓這個合作計畫變為了現實。

李克強此次參加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領導人會議,主要從政治層面推動這一合作機制的發展,通過高層溝通增進與一些東南亞國家間的政治互信,化解擔憂,讓他們有更強的政治意願來參與互動。

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是中國大陸周邊外交的重要部分,與中國—東盟合作互為補充。大湄公河次區域國家主要是陸上東盟國家,多為東盟內部欠發達國家,中國大陸促進與這些國家的合作將有助於幫助東盟實現均衡發展。

專家說,中國大陸主要提供資金援助、減貧、農業技術以及非傳統安全等方面的支持。李克強前不久在出席東亞領導人系列會議時曾就互聯互通、自貿區升級版等提出一系列倡議,這些都與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有關。因此,在此次領導人會議上,他將把東亞領導人系列會議上的倡議進一步細化,不僅聚焦經濟發展,也強化安全合作,以達成政治安全和經濟發展雙輪驅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