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期】綠營勝選符合台灣政治規律

 小市民的大聲公

王錦南

選舉

下臺比賽應當不是選舉政治的初衷,重點是,誰上台才能頂住週期性衰敗失能對台灣的耗損與危害?圖為選舉期間台北街頭旗海。(網路圖片)

藍營若在這次「九合一選舉」沒輸,台灣的民主規律就得改寫,但這種意外沒發生。

1997年藍營執政時,輸了台灣省第13屆縣市長選舉。次年馬英九雖勝選台北市長,但吳敦義因偽造的「緋聞錄音帶」而敗選高雄市長。其後就是2000年「總統大選」的政黨輪替,綠營登場;2005年綠營執政時,輸了包括縣市長、縣市議員、鄉鎮市長的「三合一選舉」,藍營上下喜孜孜。其後就是2008年「總統大選」前,那支藍營各縣市長現身說「準備好了」的助選廣告登場。

眼下的態勢,2016年的「總統大選」似乎將重複這種歷史路徑,屆時陣容更龐大的綠營縣市長又將現身鏡頭了。

從內部看,藍綠輪替執政皆以對手的衰敗失能為條件,選票的內涵是唾棄與憤慨,而非進步與創造的選擇。這種週期性的鐘擺運動,每8年或4年票決一次,選民重複觀看一個接一個由盛轉衰的故事,再一次又一次用選票而非用拳頭和政治新貴們表達同仇敵愾。儘管這種體制再怎麼顢頇保守,起碼可以保證選民對週期性衰敗失能的不滿,被控制在一定範圍內。

比較不同的是,2005年綠營敗選時,辭職的是黨主席蘇貞昌,而非行政院長謝長廷。現在藍營敗選,卻是江宜樺先下台,黨主席才隨後遭逼宮。其間黨政分際的差別,以及這種差別所反映的政治意義,值得玩味。

下台比賽應當不是選舉政治的初衷,重點是,誰上台才能頂住週期性衰敗失能對台灣的耗損與危害?

再從更大範圍看,誠如林毅夫透過媒體的忠告:台灣沒把經濟搞好就完了。可如今在全球化座標中,大陸日益位居全球政經重心,台灣則在自身的政經矛盾中位處邊緣地帶。勝選的綠營,若能突破體制局限,超克週期性的對立分化,盤整社會經營民生,不再只為空洞的政黨輪替選舉機制服務,或許是台灣的一線生機。這將能證明台灣民主在全球範圍內,是具有生命力和競爭力的元素,而不是美國佈建的前沿工具而已。綠營領導人除了急切於赴美報喜之外,何妨想想如何充實甚至挽救台灣民主?

當然,願景就像選舉語言,能兌現多少?不是沒有實踐經驗可查。特別是當時興的「公民」與「網民」成為選民體質以後,彈指間潑罵、對立、造勢很容易,被煽動、被討好、被激化則更容易;但有作為的執政者卻不該不務正業。畢竟有什麼民眾就有什麼政治;但有什麼政治也能造就什麼民眾。「子帥以正,孰敢不正?」仍是屹立不搖的政道,是超邁於輪替政統之上的價值。這種價值沒建立起來,就證明執政者不務正業,那麼輪誰繼統都是狗尾續貂了。

台灣的正業,就是民生,就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的政治。這麼起碼的條件,卻比什麼舌燦蓮花的共識,或疲軟空洞的體制還不容易。那些選前一系列教育、治安、經濟、食品等風暴,不是一日之寒,更不是一輪勝選就可以「一聲天下白」的問題。否則,贏了選舉,卻輸了整個社會,就是這回潑怨式選舉的兆示。

或許,勝選後必須為消費型資源分配體制服務,以確保其黨派或盟友的選舉投資能回收足夠利潤的政治生態下,很難在4年或8年間有什麼正面作為;但若能阻卻一次衰敗失能的週期性宿命,已屬甚幸的「政績」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