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期】 小市民的大聲公

不辭不幹是馬英九最佳選擇

──  藍營九合一敗選後策論

王錦南

史上空前的「九合一選舉」才剛過去,又有公民團體催促台灣修憲,喊出2016年大選時一併進行「修憲公投」。其實內閣制或總統制,都是選舉體制支配下的工具。既是一人一票的多數決,而非基於民本共識的集中優勢決,就難免將最需要拔尖表現的政治平庸化、討罵化,而根本無能應變和解決選舉範圍以外的重大問題。

現在全球範圍的糧食和原物料基本是漸進式通膨,台灣作為對外依賴的小型代工經濟體,根本不堪升高匯率以平抑通膨的辦法;但若貶降幣值,又會讓薪資低迷和土地資產泡沫化的困境雪上加霜。而這種兩難困境和人口結構的疲軟又互為因果,導致台灣在健保、教育、經濟、醫療等方方面面的民生質量進一步惡化。若沒有一個能開發市場、宏觀調控和有效組織的「強政府」來作為,則台灣將從困境走向絕路。

但很不幸,空洞的藍綠輪替選舉政治無助於改善這種惡化的環境,只是讓台灣選民成為快樂的受難者。藍營敗選後,有人叫馬英九效法上世紀中葉蔣介石「自行引退」後,再「復行視事」的辦法;有人叫他順勢「雙辭」,後年藍營或可觸底反彈;有人叫他固守憲政架構上的位置,以維護體制不垮。這些聲音一方面表現馬英九在選舉政治中的徹底失敗,以至任人叫喚,顏面掃地;一方面又表現台灣選舉支配性的惡性膨脹,以至民主貶值,全台遭殃。

其實馬英九未來18個月的上策,正是前海基會秘書長陳長文所建議的下策──既不辭也不幹。作為兩岸關係的過渡,馬英九的歷史定位不多不少,就是既開放兩岸交流又不統不獨、既喊保釣又走上親日、既倡議和平又大力軍購的台灣領導人。他的矛盾,是他個人性格識見和台灣選舉主義體制局限所交互作用的結果。宋魯鄭先生說得好:「可歎的是,馬英九一個並不適合政治的書生,卻被台灣民主推向大位。結果某種程度上可以講,他壞了台灣,而台灣的民主也壞了他。」

這時的馬英九只能挨罵,正如馬字頂上眾口的詛咒般,這是馬英九和台灣的命運,也是台灣選舉民主的文化上限。不辭不幹,是因為在這種體制和文化下,幹不了有作為的事,且好事也成壞事;辭了幹了,都是沒事找事。身經島上選舉民主多年的馬英九,如果沒有這點經驗哲學,就白挨罵了。

例如捉放扁,似乎說明在選舉政治支配民主法治的現實中,三權分立制衡的學說只是海市蜃樓。但18個月後「大位」勢在必得的綠營,放扁易如反掌又順水推舟,為何急於現在就將這種政績禮讓給馬英九呢?馬英九要自攬這種落井下石的功勞嗎?挨罵可不同於討罵,他何不繼續做好「看守總統」,靜待綠營輪替登台來成就放扁大業。

服貿、貨貿等兩岸間的協議也是同理,不久這些議案可能被綠營有計畫地推助藍營主導和簽署。若有助台灣經濟延喘一陣,那麼綠營上台便可直接收割這種成果;若引起台獨政治反彈,又可推說是前朝藍營所為,綠營只能「概括承受」云云。

其實台灣發展進步的困局,正緣於內部對兩岸關係的限制;而妄想繞過兩岸關係去尋求外援,還是緣於不解或不面對兩岸關係在全球座標中的位置與大小。

橫豎馬英九不能辭大位,綠營留他有大用;但他最好啥也別幹,如果他的腦子還管用。在他曾以為有大用的大位上,冷眼靜思他說過「(西方選舉)民主在台灣實踐證明成功」的話,直到下台,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