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護引發熱議
■ 董政
6月22日,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大陸成功申報大運河項目為世界文化遺產,與吉爾吉斯、哈薩克聯合提交的「絲綢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網」專案也成功申報。關於如何保護和發展申遺項目,大陸再次掀起了討論熱潮。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和問卷網聯合進行的一項調查(17864人參與)顯示,83.7%的受訪者擔心一些地方可能將世界遺產當作搖錢樹,導致破壞性開發。雖然人們或許會有這樣的擔憂,但我們仍可以發現一些繼承、甚至是發展得很好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詠春拳代代傳承
詠春拳雖然只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但它的影響力卻已經遍及全球了。詠春拳的一代宗師葉問於20世紀50年代在香港教授詠春,並以一人之力將其在港澳臺地區甚至是世界各地發揚光大。近幾年來,隨著電影《葉問》、《一代宗師》及電視劇《葉問》的紛紛走紅,詠春拳再次成為人們心中的熱門武術,人們紛紛修習詠春。
從詠春拳的發展史來看,其繼承發展之完好主要在於其繼承人與宣傳。詠春拳有幾位各具影響力的繼承人,如梁贊、葉問、梁挺、李小龍等人,他們都廣收門徒,努力將詠春拳發揚光大。詠春的宣傳則在於電影電視製作方面,關於詠春拳的故事不斷被搬上大小銀幕,其中著名的有楊紫瓊主演的電影《詠春》,元彪、謝霆鋒主演的電視劇《詠春》,甄子丹主演的電影《葉問》,梁朝偉主演的《一代宗師》等等,這些作品都將詠春拳的名氣與影響力推上了一個高度。
漢字書法經久不衰
漢字書法是在2009年申報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其歷史源遠流長。在書法兩千多年的歷史裡,它不斷被革新,一代代名家將其發揚光大,使它成為中華文化的象徵之一。直到現在,幾乎全世界只要有華人的地方,就有人會書法。甚至在日韓地區,漢字不是其通用文字,但也有許多人會漢字書法。
書法之所以源遠流長,主要原因之一是它必不可少,毛筆是中國古代人人都要使用的書寫工具,在那些個沒有鉛筆、圓珠筆、鋼筆的時代裡,人們只能用毛筆來書寫,而用毛筆書寫便成了書法。
其次便是歷史名家的書法作品被保留了下來,供後人欣賞。許多好的書法作品被傳承下來,如《蘭亭序》、《多寶塔碑》等。而後世之人紛紛練習那些這些書法,臨帖描摹,並不斷在諸如顏體、柳體的基礎上創新書法,創造自己的書法風格。
以二者為借鑒可以攻錯
從詠春拳和書法的發展中我們可以得到一些關於保護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經驗,第一條就是要有文化傳承人,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是靠一代代傳承人來傳遞、延續和發展的,並通過傳承人的不斷創新來煥發生機。
其二就是宣傳,通過宣傳某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可以擴大其影響力。這種宣傳不光是指公益廣告,還有電影、電視劇。公益廣告可以讓人們知道這項遺產,但卻對它瞭解不深,影響力有限。而直接拍攝與該遺產有關的電影、電視劇則可以加深人們對它的印象,引起人們的興趣,如詠春拳相關題材電影、電視劇的熱映。
其三就是在流通中傳承,讓人們發現其價值。書法之所以歷久彌新,原因之一是古代好的書法作品被留傳下來,並不斷交易流通。2010年大陸拍賣了北宋黃庭堅書法《砥柱銘》卷,該卷的總成交價達到了4.368億元人民幣。人們以高價購買收藏書法作品,這種活態的保護使書法更有生命力。
以上三條經驗只是從詠春、書法的發展史中總結得出,而大陸近些年來也有其他一些舉措來保護發展「非遺」,如立法、資金援助、興建傳習所、博物館等。
而這些措施對於絲綢之路的遺產保護也有一定借鑒意義,尤其是絲綢之路上的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如「花兒」體民歌、塔吉克族鷹舞、維吾爾族花氈技藝等。保護它們首要的是建立傳承人保護體系,讓其一代代傳承下去,不流失。其次就是開發宣傳,讓非遺走入市場,為人知曉,但也要注意不讓其變得過於商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