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期】專題:大陸勞工權益現況與展望 (三)

£¨Ð»ªÍø£©£¨3£©½ÐÐÑÀèÃ÷ÁÁÀö¼ÒÔ°µÄ×îÃÀÀͶ¯Õß

每天,當人們還在睡夢中時,身穿反光服的清潔工人們用一把掃帚、一輛清潔車,開啟了城市的黎明,春夏秋冬、日曬雨淋從不停歇。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是新時代最美勞動者。 (新華社 張愛林 攝)

── 大陸最低工資每年上調的趨勢

 

近期,大陸多地上調了最低工資標準,其中重慶上調至1250元(人民幣,下同)、陝西上調至1280元、上海上調至1820元。最低工資標準是高是低?勞動者感受各不相同。

勞動者:感受各不同

來自重慶市潼南縣的夏友國在主城區一家機械製造企業工作,因為擁有熟練的焊接技藝,每月的工資收入在3000元到3500元間,遠高於重慶市的最低工資標準。「雖然我的收入並未和最低工資標準直接掛鉤,但是以往每次政府上調最低工資標準,老闆為了留住熟練工,都相應給我們漲工錢。」夏友國說。

在上海、重慶、西安等地勞務市場,像夏友國這樣的勞動者大多數期望收入和實際收入都高於當地的最低工資標準。對簽訂了勞動合同的勞動者來說,最低工資標準的規定對他們是強有力的保障。

來自河南的劉東作為勞務派遣在上海一家電子廠工作,他每個月基礎收入2800元,一周工作6天,工廠包食宿。「一旦最低工資標準上調,我的工資必然會跟著漲。」劉東說。

像劉東這樣的勞務派遣工群體占大陸整個職工群體的比例不低。這些勞務派遣工的底薪不是以最低工資標準作為標準工資,而是在最低工資標準的基礎上上浮。因此每當最低工資標準上調時,他們是直接受益者。

最低工資標準上漲的「利好」,對一些靈活就業關係的勞動者如實習期的學生不一定能「兌現」。

小磊(化名)是西南某省中職學校的學生,進校第二年就被學校要求進電子廠實習。小磊說,實習期間底薪是1300元,沒有週末,每天工作12小時,每小時的薪酬甚至不到4元。「這樣的工資甚至不到最低工資標準時薪的一半。而且這一切都沒有商量的餘地。」

企業:調薪留住工人

各地企業要想真正招到工人,大都得給出遠高於最低工資標準的工資水準。上海今年調整後每月1820元的標準依然排在大陸第一。但企業仍難以招到工人。

在上海寶山區的「春風行動」招聘會上,上海石洞口冶金設備修造有限公司打算招15名焊工、10名車工和10名生產線操作工,焊工、車工月工資在3500元到4000元,比去年初上漲約一成,但招工依然不容易。

上海一家從事電子配件生產的公司經理蔣遠林說,現在上海的製造業企業幾乎沒有在最低工資線上下雇工人。「每次最低工資標準上調,公司的工人就會要求漲薪,為了留住工人,我們的實發工資基本是跟著最低工資上調的幅度走。」蔣遠林說,「除了工資上漲,社保支出水漲船高進一步提高企業的用工成本。對於我們這些原本就不景氣的製造企業真的是雪上加霜。」

由於最低工資與企業多項其他用工成本直接掛鉤,因此帶來企業用工成本的上漲往往高於最低工資標準的上調幅度。蘇群是重慶一家從事摩托車配件製造企業的老闆。他算了一筆成本賬:雖然今年重慶市最低工資標準只上漲了200元,但是作為企業來說除了本身工資支出的提高外,由於職工醫療期待遇、試用期待遇、失業保險基數都與最低工資直接掛鉤,用工的人均成本至少增加300元。

人社部門:最低工資是「底線」,不是「標準線」

最低工資標準是保障勞動者最低工資收入的法律制度,是一種適用於全行業的國家標準。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勞動關係處處長柳東升表示,按照統一要求,各省參考上年度當地人均生活費用、職工個人社保公積金費用、全市平均工資、經濟發展水準、失業率、贍養係數等指標,綜合確定當地最低工資標準,這對於保護低收入群體具有重要意義。

陝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勞動關係處副處長潘俊說,在實際執行過程中應該警惕一些企業只按最低工資標準發放工資的問題。最低工資標準是「底線」,而不是「標準線」。企業發給職工的工資,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準這條「紅線」,但這並不代表只要按這個標準給職工發工資就行了。

近年,各地最低工資標準的調整幅度看似不大,但由於附著了太多其他因素,可以說是牽一髮而動全身。例如職工醫療期間待遇、試用期待遇、死亡後的贍養標準以及部分省份的失業保險基數均與最低工資標準直接掛鉤,企業的負擔會增加得更多,利潤空間會被進一步壓縮。

此外,調整最低工資時平衡區域間差距也是有關部門的重要考量標準。例如,外商投資者往往把最低工資標準作為投資環境考察的主要因素,而勞動力的流動時常將各地的最低工資拿來做比較,因此各省為了確保招商引資和吸引足夠勞動力流入,有時即使測算出的最低工資水準較高或較低,也得與周邊地區保持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