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期】南亞觀察

印度新政府:把印度建設成一個「強大和發達」的國家?

Narendra Modi

印度新任聯邦政府總理莫迪在競選中許諾,將把印度建設成一個「強大和發達」的國家。

印度新聯邦政府今年的5月27日已開始運作。分析人士指出,莫迪領導的印度人民黨之所以贏得此次選舉,主要是因為印度民眾對國內經濟社會發展狀況不滿,因此振興經濟將是莫迪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但這一任務十分艱巨。

首場考驗在7月

莫迪在競選中許諾,將把印度建設成一個「強大和發達」的國家。他以「發展」和「善政」來概括其執政理念,許諾「好日子在前面」。

目前,印度經濟存在財政赤字過大、增長放慢、出口下滑、工業生產萎縮、失業率居高不下、通脹嚴重、投資環境不佳等一系列問題。有人認為,印度經濟狀況是「金磚國家」中最差的,本屆政府從上屆政府手中接過了一個困局。

新政府上臺後,在經濟方面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是於今年7月向議會提交2014-2015年度財政預算,這將是新政府經濟政策走向的重要標誌。

當地分析家認為,政府必須在金融政策上有所改革,吸引並鼓勵投資,儘快在財政補貼、稅務政策、國有資產市場化、對外資開放保險和退休金市場等方面提出新政策,這樣才能建立起投資者的信心,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此外,印度國有企業存在浪費嚴重和管理不善的現象。政府如何盤活國有資產,讓其在經濟發展中發揮積極作用,也是莫迪政府面臨的難題。

工業生產待振興

在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前,印度經濟增長速度曾一度達到9%,但經歷數年高速發展後,印度經濟結構的弊病也逐漸暴露。該國在資訊技術和服務業方面有長足發展,占國民生產總值的60%以上,但傳統工業生產只占23%左右,並有萎縮現象。

工業生產可以大量吸收勞動力,提高就業和收入,並推動國內消費市場的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這是比較成功的經濟大國的共同經驗。

然而,印度的工業生產發展遲緩,難以創造大量就業機會,也缺乏現代工業文化,這些情況不僅阻礙生產,而且對投資環境不利。

分析人士指出,莫迪政府如果要提高工業生產,首先要對勞工市場進行必要的改革,改善投資環境,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吸引投資。這樣做需要新政府拿出大膽的改革措施和相應的方針政策,打破不合理的既得利益藩籬。

同時,對勞動者的教育培訓也需要加強,但難度很大,因為印度嚴重缺乏相應的機構。

行政改革需跟上

分析人士認為,這次選舉顯示選民對過去的政府很不滿。長期以來,印度政府存在官僚主義、腐敗和效率低下等現象,各級決策過程十分漫長,地方為保護自身既得利益往往對上級的政令不予實行,結果是經濟社會發展受損,百姓利益得不到維護。

莫迪在印度古吉拉特邦任首席部長十多年,因行事果斷、敢於決策、注重效益、目標明確而聞名。分析人士認為,接近民眾和反對官僚主義等特點是他能夠贏得選舉的一個重要原因。

印度各界希望,莫迪執政後能夠一改政壇風氣,建立一種新的管理模式,推動政治社會經濟協調發展。不過,印度國情複雜,各地情況千差萬別,莫迪是否能夠把「古吉拉特經驗」推廣到全國,還有待觀察。

外交政策如何變

在對外政策方面,莫迪積極宣導加強印度與東方鄰居之間的紐帶。這也被稱為印度的「向東看」政策。分析人士認為,新政府將更加強調印度國家利益和文化特點,積極發展與亞洲各國的經貿合作,並努力改善與一些重要鄰國的關係。

作為印巴關係緩和的一個積極信號,巴基斯坦總理謝里夫也應邀參加了莫迪的就職儀式。為了回應印方的邀請,謝里夫下令釋放151名在押的印度人,以向印方表達善意。

對於莫迪政府上臺後的印中關係,印度國會上議院外交委員會成員塔倫•維吉亞表示樂觀。在擔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長期間,莫迪曾多次訪問中國,以尋求來自中國的投資。至於印中之間存在的一些問題,維吉亞認為可以通過對話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