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博、袁慧晶
「沒有在深夜痛哭過的人,不足以談人生。」這是一位台灣老兵的話,寥寥數語說盡鄉愁無處安放的淒涼。在那個海峽隔絕的特殊年代,跟隨國民黨撤到台灣的大陸籍老兵們與親人隔絕兩岸、無法相見,幾乎每一個人都有一串沉甸甸的故事。
這些故事,被創作成31集電視連續劇《原鄉》,也被濃縮成六幕歌劇《回家》。在2014年的這個春天,老兵們錐心刻骨的鄉愁深深打動著無數人的心。從《原鄉》罕見地以嚴肅題材數次成為收視冠軍,到《回家》唱響國家大劇院讓全場觀眾動容落淚,越來越多的人希望記住這些悲傷的故事、記住這群可親的老兵。
3月中旬至4月初在中央電視臺一套黃金時段播出的電視劇《原鄉》,由兩岸共同投資、歷時6年創作完成。劇中刻畫了一群為了「回家看娘」歷經磨難的台灣老兵,包括隱忍堅守的江西婺源籍老兵洪根生、想方設法阻撓老兵返鄉最後卻也加入返鄉隊伍的警總公職人員路長功、老實本分卻勇於踏上回鄉路的山東老兵杜守正、有情有義力助老兵返鄉的老將軍岳知春等。
播出半個多月,《原鄉》在索福瑞「48城衛視黃金檔」收視排行榜上數次成為冠軍。對於一部嚴肅題材的影視作品來說,這是十分罕見的佳績。究其原因,編劇陳文貴一語道破:「《原鄉》每一集裡都有生活的底子,劇本寫了3年,筆尖裡流出的不是墨水,是老兵的血淚。」
大結局裡,老兵們穿上寫有「我要回家」「我想媽媽」字樣的白色汗衫,浩浩蕩蕩走出眷村,喊出自己的心聲。歷史上,正是這場「返鄉探親運動」最終促成台灣當局在上世紀80年代解除了禁令,開放返鄉。
「掉頭一去是風吹黑髮,回首再來已雪滿白頭……」江西省歌舞劇院4月19日在北京國家大劇院演出的歌劇《回家》,就講述了老兵返鄉大潮中一個感人至深的真實故事。
「我還記得那是個下著凍雨的冬天,」《回家》總製片人郜海鐳回憶說,「一位宜春高安籍的老兵,來到離家門口還有30米的地方,突然跪下來,就這麼跪著一步步走向老母親……早已哭瞎了雙眼的老母親,摸索著兒子的頭才和他相擁在一起。」
郜海鐳記得,那所老屋的牆邊擺放著很多罎子,裡面是老母親為兒子做的他最愛吃的干薯片,「從兒子離家開始做,每盼一年就做一罎」。在歌劇《回家》裡,除了乾薯片換成更具地方特色的醃筍,其他情節幾乎是原封不動地予以再現。
「我身邊不少人是一邊哭一邊看完的。」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江東說,因為這段歷史太真實、太震撼,激起了觀眾心中對故土親情的共鳴。老兵漫長艱辛的回家路,走出的是兩岸骨肉不可分離的真摯和執著,更走出了一份同屬於兩岸中國人的深沉鄉愁。
「這段歷史,我們這代人不應該忘記。我們這代人還有一種責任,要告訴下一代,中華民族曾經歷這樣一段不能忘記、不能讓它再發生的歷史。」《原鄉》導演、主演張國立說。(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