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郝懷來
「房奴」、「車奴」,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經司空見慣,現在又出現一種奴——屏奴,正以勃發之姿迅速攻城掠地。隨著移動互聯網和社交網路的興起,人們越來越依賴智慧手機,ipad等工具,在依靠微信、微博建立起來的朋友圈中獲知與分析,曬生活與幸福,喜怒哀樂全都捆綁在了手機那塊小小的螢幕上,「屏奴」成為了日常生活群體中最常見的一個群體。
一個「屏奴」的生活
提起「屏奴」一詞,在北京大望路上班的楊先生莞爾一笑,他說自己是個典型的「屏奴」,至於什麼時候成為這個群體的一員,他說不清,好像就是不知不覺中深陷其中。
楊先生的生活很規律,早晨6時醒來,先流覽約15分鐘網頁;40分鐘後洗漱完畢坐地鐵上班,中午大概需要1小時20分鐘,這段時間楊先生會看電子書,或者刷手機網頁看新聞;上午8點到下午17點是楊先生的上班時間,除了中午休息的2個小時,其餘時間幾乎都要對著電腦。下班回家一樣的路程,楊先生又是一個多小時的「屏奴」生活。晚上回家後,22時之前看球賽、體育新聞,廣告階段玩手機中途上衛生間也不忘攜帶;上床後用手機再流覽下微信群裡的朋友圈,流覽購物網頁,約2個小時,23點半左右睡覺。
如此算下來,一天近12個小時的時間,楊先生都是盯著螢幕度過的。與楊先生一樣規律生活的「屏奴」,並不鮮見。如今在公車上、地鐵裡,飯桌旁、衛生間裡,像楊先生一樣隨手刷屏的人,隨處可見。滿眼的螢幕都在宣告:你躲不過,抗拒不了!
世界是「屏」的!
楊先生以及周圍人的「屏奴」生活雖然不能代表大多數人,但是一組組的統計資料卻在警醒著我們,「屏奴」時代,真的來臨,這不是哪個人哪個地區的事情,而是整個世界似乎都成了「屏」的。
根據英國理療協會調查發現,近三分之二調查對象在上班時間以外繼續工作。人們使用智慧手機等設備,在工作時間以外平均每天還要多面對螢幕2個多小時。美國調查機構發佈數據稱,智慧手機用戶平均每天查看手機約34次——地鐵裡、排隊時、睡覺前、起床後、上廁所時,智慧手機都是人們打發時間的首選。
而這種刷屏生活不僅在成年人中蔓延,更影響到了兒童。北京市婦聯近日發佈的《2013年中國城市兒童生活形態報告》顯示,近八成的未成年人使用移動終端上網。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有關「兒童安全的輿論調查」結果顯示,對孩子使用智慧手機「感到不放心」的人占71.9%。
螢幕依賴,不全是好事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我在你身邊,你卻不知道我愛你,而是我在你身邊,你卻在 ……玩手機!」這是網上很流行的段子,雖然有惡搞的意味,但卻意味深長。這句話似乎也在提醒著我們手機已經佔據並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屏」的世界,不僅帶來的是便捷,還有沉默、孤獨與亞健康。
「忘了從什麼時候開始喜歡一個人躺在床上對著手機按鍵,卻不喜歡與朋友相聚時的喧鬧;忘了從什麼時候開始更喜歡用微博更新心情,文字似乎比面對面的傾訴更能表達我的心情;忘了從什麼時候開始只喜歡去別人的空間逛一下表示關心,見面的時候卻相視無言。」網友「順心」寫下的這段話,代表很多「屏奴」的心聲。
最近,楊先生的眼睛開始出現了明顯的乾澀、酸脹甚至疼痛感,看東西也出現模糊。長期低頭看螢幕,頸椎越來越疼。這些明顯的變化讓他不得不審視自己的生活習慣。也許,螢幕依賴,並不全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