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十萬人一擁而上,一哄而散。這個夜裡,從亢奮中鬆弛下來的台北,寧靜、安祥,有一點滿足,有一點抓不著邊際的空虛。看起來,「兩岸服務貿易協定」是Z > B或B > Z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給它填補上什麼內容,一反到底。
整場運動的議題像風一般的快速流動,有人堅持程序正義,有人反對自由貿易,有人厭倦政府失能、更多的人譴責國家暴力。議場內,學生義正詞嚴要總統聽從人民指揮,議場外,麥克風借力使力流竄著「反中國」的情緒。學生們的焦慮不無道理,他們都有些忿懣,對未來感到茫然。他們出生在「民主化」,成長在「去工業化」。「22K」是二十年來在WTO架構下奉行新自由主義貿易政策的世代苦果;「找不到工作」是東亞分工重整,產業外移的客觀代價;「政府失能」是藍綠惡鬥的必然結局;「反中國因素」是台灣優勢盡失的逆反情緒。
過去二十年來的經濟停滯,資本全球化下的自由貿易難辭其咎。開放農產品進口沖擊小農經濟的賡續,導致台灣農村瀕臨破產;促進資本流動造成產業外移,藍領勞動者的就業受到排擠;近200萬高消費人口為了生存出外打拼,日常消費都在境外完成,勢必影響為數眾多的零售流通業店家老闆的生計。更要命的是,西方霸權國家為了緩和危機濫印鈔票,一方面通過貿易逆差將通貨膨漲轉嫁到新興工業化國家;一方面放任過剩資金在金融市場和房地產橫衝直撞。這一切的後果,在在都要由大多數出身於小農、小商品生產者和受僱勞動者家庭的青年學生來共同承擔。
平心而論,這是一個全球化的問題,台灣自無例外,要不是有中國大陸的和平崛起作為後盾,今天的處境恐怕更加難堪。令人遺憾的是,過去作為新自由主義全球化的客觀結果,如今卻成為學生們在主觀上反對區域經濟一體化,特別是反對「兩岸經貿安排」的口實。沒錯,所有的貿易協定都為了要促進生產要素與商品的自由流動,具有較高流動性的資本、商品和技術必然在過程中首先受益,而相對缺乏流動性的小農、小商品生產和勞動力,非但沒有能享受立即的好處,甚至會間接受害。但是,運動者如果簡單的把全球化下的自由貿易與區域一體化下經貿協定直接畫上等號,以反新自由主義的邏輯來反對ECFA及其相關協議,恐怕是只看到現象上的同一,而沒看到本質上的差異。
區域經濟一體化作為資本全球化的逆反,是世界市場從一元單極的支配體系,朝向多元多極的互利機制轉型的契機。前者的特徵在於要抹除一切地緣政治關係,建構出一個服務於美元霸權體系的全球市場;而後者恰恰是建立在地緣政治基礎上,因為存在一個外部競爭的世界市場,為了要「抱團過關」,更多的要牽就於地緣政治格局,儘可能的排除「敏感項目」,做出各種「讓利」(單向或雙向)措施。例如,中國大陸早在「東盟10+1」的架構下,不設前提的全面開放東南亞的農產品免稅進口,相較於WTO在農貿議題上至今相持不下,實不可同日而語。
其次,ECFA,乃至於任何的對外的貿易安排,必然觸及島內利益格局的盤整,有人受益,就有人受害。問題的關鍵不在於對外開放,而在於國家的介入和干預。
台灣的經濟規模小,對外貿易的依存度大,施行貿易保護就意味著與世界經濟脫鉤,與東亞分工斷裂,其結果不外乎是邊緣化和僑鄉化。因此,如何要求政府在加入區域整合,促進生產要素流通的同時,還要通過財稅和貨幣手段來調節分配,這才是當務之急。也就是說,不應該孤立的考察「服貿協定」的利弊得失,而應該將「服貿、貨貿、投保和租稅協定」作為一個整體考量,要求政府開徵境外所得,擴大稅基,專案用於輔導弱勢產業升級、農業補貼、失業救濟與轉業輔導,讓全民共享「和平紅利」。
區域經濟一體化是不可逆轉的潮流,ECFA是台灣進入區域一體化進程的入場券。過去的二十多年來經濟停滯的惡果由底層社會承擔,問題不在於兩岸關係,也不在於對外開放,問題在於政府當局放任市場邏輯,沒做好分配工作。因此,如何打破藍綠兩個代表資產階級利益聯合壟斷的政權結構,讓中下階層的需要能夠體現在政府的決策上,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