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期】專題:烏克蘭危機 (五)

看問題 ─ 經濟失衡成動盪之源

烏克蘭突如其來的政權更迭背後,難以忽視經濟因素在政治危機中的作用。自獨立以來,烏克蘭的經濟轉型較為波折,經歷20餘年後,經濟發展水準仍沒有恢復到1990年水準。特別是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烏克蘭經濟更是陷入危機,需要更多實質性外援。

烏克蘭脆弱的財政狀況是此次大規模抗議與2004年「橙色革命」一個重要的不同之處:「橙色革命」前烏克蘭經濟經歷強勁增長,而疲弱的財政狀況是目前烏克蘭政治動盪的核心。

烏克蘭位於歐盟與俄羅斯兩大經濟體之間,與它們均有著密切的經濟聯繫。俄羅斯是烏克蘭主要能源供應國,2012年及此前幾年一直是烏克蘭最大交易夥伴,在烏克蘭出口比重達到23%。如何修復與俄羅斯關係是新政權上臺的主要外部挑戰。

蘇聯解體後,烏克蘭引進西方政治經濟制度,歐盟通過塔西斯計畫和東方夥伴關係持續幫助烏克蘭建立符合西方標準的市場經濟制度和社會發展計畫,培訓了大量烏克蘭官員和學者,這些經濟援助計畫也逐漸顯現效果。烏克蘭在經濟發展和對外政策上也主動靠向歐盟。經歷20餘年發展後,烏克蘭經濟基本上融入全球經濟,歐盟也在2013年超越俄羅斯成為烏克蘭最大的投資來源地和最大交易夥伴。

2013年,歐盟與烏克蘭的進出口貿易達到烏克蘭進出口總額的32%。每年烏克蘭政府通過歐洲債券市場發行主權債券。歐盟還是烏克蘭企業獲得技術和融資的主要管道,多數烏克蘭大企業都是在歐盟股票交易所上市。這次引發烏國內政治危機的導火線就是由於當時的總統亞努科維奇暫停簽署與歐盟的聯繫國地位協定和自貿區協議。

另外,源於蘇聯時期的東西部經濟的巨大落差導致獨立後的烏克蘭西部地區經濟進一步萎縮。烏克蘭東部地區是重要的工業基地。二次大戰後,蘇聯在烏克蘭東部和南部建立了完整的重工業基地和機械製造業基地。獨立後的烏克蘭繼承了蘇聯時期的航空航太工業和原材料基地。東部占烏克蘭經濟總量的2/3,成為獨立後烏克蘭經濟的支柱。

烏克蘭西部經濟主要以農業和輕工業為主。但由於烏克蘭獨立後採取經濟自由化政策,開放市場導致西部輕工業完全破產,僅剩下農業和服務業。產業空心化導致烏克蘭西部失業率居高不下,大量勞動力開始通過合法或非法管道流向俄羅斯、波蘭和德國。

進入21世紀後,烏克蘭勞工流出到工資水準更高的歐盟國家趨勢更加明顯。目前,在波蘭、德國和義大利等歐盟國家的烏克蘭勞工數量已超過120萬人。可以說,烏克蘭西部地區不僅在文化上親近歐洲,在經濟上更是離不開歐洲。西烏克蘭人從自身經濟利益角度出發,希望通過歐洲一體化獲得更加合法進入歐盟勞動力市場的機會。

巨大的經濟社會反差也導致一些民眾懷抱「歐洲夢」。根據烏克蘭國家統計署2月4日公佈的修訂後資料,2012年,烏克蘭實際GDP相當於1990年的69.5%,受人口逐年減少影響,人均實際GDP相當於1990年的81.1%,與原來水準相仿的波蘭比更是天壤之別,人均GDP為30953烏克蘭幣,僅為波蘭的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