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藺桃
「學外語,到上外」,這句口號,幾十年來深入中國大陸的人心,尤其對南方地區的學子而言,是學習外語的首選。
自1994年,「上外」由專門從事外語教學的上海外國語學院改名為「上海外國語大學」,並於1996年通過「211工程」高校預審,成為綜合型重點大學。
畢業需通過專業英語八級
上海外國語大學(以下簡稱上外)不僅有語言類專業,也注重強化非語言類專業的外語特色。語言類專業的學生,採用的是雙語型(非通用語+英語)模式,非語言類專業採用的是「專業+外語」教學模式。
因此上外畢業生,語言專業的都是精通兩門外語的優秀人才,經濟、金融、新聞、政法等專業的,也都是外語能力出衆的專業人才。
上外國際新聞專業大二的羅子泓舉例說,雖然主修是新聞,但畢業時他們都要求通過英語專業四級和專業八級的考試,與英語專業的畢業門檻一致。他們平時上英語課的教材也與英語專業學生一樣,還會針對性的開設新聞編譯等與英語新聞相關的專業課程。不僅不少新聞專業課的教材是全英文,「英語新聞寫作」課程還是由外籍教師教授。除了英語之外,她的同學還會去輔修一些小語種專業。上外有25個語言類專業,供學生們自由選擇。
另外亦有其他財經類專業都會開設的會計學(ACCA方向班),上外便在與與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ACCA)合作的基礎上,著重於學生們的英文素養,形成「英語+專業+職業」型的培養模式。
目標國際化就業
這種以職業為導向的辦學,在上外並不只有一種。
上外長期與新華社合作,聯合培養精通兩門外語 (英語+其他外語)的高端國際新聞傳播人才。每年學校會在俄語、阿拉伯語、德語、法語、西語、日語等專業大二學生中,選拔40名對新聞學感興趣的學生,組成跨院系的「多語種國際新聞特色班」,利用晚上上課,2年內完成40個學分的新聞專業課程,同時還要配合本專業學習以及第二外語學習。
他們會獲得新聞專業的第二專業證書,大三開始也會進入媒體實習,大多數畢業後,都會進入到官方通訊社、電視臺等媒體,從事涉外的新聞報導工作。而羅子泓和她的同學們,依舊有機會通過學校培養機制,進入新華社實習,通過考試後也都可以留在新華社工作。
最有特色的當屬2007年創立的「國際公務員人才實驗班」,其目的就是要培養能夠進入國際組織工作的高端人才。第一屆19名學生,本身都是有10年以上兩種外語學習能力的種子選手。進校後,不僅在這兩門外語上,要達到語言類專業的畢業要求:兩門語言的專業八級證書,同時還要學習國際政治、經濟、法律、新聞及外交禮儀等,國際化人才必需的「十八般武藝」,老師也多是各領域的「海歸」專家。
班上每個同學在大四都會有兩次遊學機會,一次去往英語國家,一次為學生所使用的小語種的國家。在這期間,參訪聯合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美國白宮等,也都在他們的課表中。
2011年畢業的19個學生,有1個讀研、6個留學,其餘12個都進入了知名跨國公司。選擇留學的學生,不少都是為了離聯合國更近。
就業薪資比平均高出兩千
上外畢業生大致的流向是政府外事外交部門、新聞媒體、科研單位,或者外資的銀行、會計師事務所,還有一些國有企業。
因為有良好的語言能力,上外的學生的就業面非常寬廣。如2009年,上外阿拉伯語班就有包括中央電視臺在內的國家媒體,直接招募了10個學生,而當時尚是大三學生的波斯語班學生,也早早被「訂購」了出去。
而其他非語言專業的學生,比如學新聞的也有一些會進入外資銀行、跨國公司。羅子泓的學長姐們就有幾位進入到P&G、萊雅等國際公司。
2014年,上外委託教育數據諮詢機構麥可思(MYCOS),調查了該校2012年畢業的學生,在畢業一年後薪資。發現他們的平均月收入達到6324元,與大陸「211」高校平均月薪4119元相比,高出了2000多元。
2008年的調查數據顯示,上外畢業生畢業半年後的薪資,在1084所學校中,排名第四位,僅次於北京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北京外國語大學。
在2013年類似大陸高校畢業生調查中,上外的學生連續兩年進入英語工作能力前三甲。
這些數據說明,上外的學生就業能力和質量在各校中,都名列前茅。「同樣一個企業,傳統崗位和涉外崗位的薪資是不一樣的。」上外學生處副處長皮凡倩介紹說,現在不少大陸公司都紛紛去非洲開拓業務,上外培養的精通兩門外語的人才,和一些「外語+專業」皆精的複合型人才,就很適合「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戰略需要,自然,收入也會比傳統高位的薪資更高。
高級翻譯學院亞洲首屈一指
不僅中國企業走出去,需要大量的語言類人才,中國文化要走向世界,也需要大量學貫中西的高端語言人才。
上外前身是俄文學校,俄語專業一直是傳統優勢學科。如今為適應與西方國家交往的需要,在英語和阿拉伯語上,有明顯優勢。高級翻譯學院,更是全亞洲首屈一指的名牌專業,獲得國際會議口譯員協會(AIIC)的全球最高評級,是包括港澳臺地區在內的兩岸四地唯一列入世界15強的專業會議口譯辦學機構。
莫言榮獲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後,翻譯與「中國文化走出去」就形成了一道密不可分的鏈條。近來,上外等滬上高校教師,都在思索翻譯與文化軟實力的關係,一方面大陸各界熱議「取消英文課」;另一方面,推介中國文化並不只是將其翻譯成英語、日語等外國語言就可簡單了事。無論結果如何,他們思考的問題,本身已經形成了上外高翻學院與普通語言學專業的境界差異。
校園文化開放民主
身處國際化大都市,上外學風開放,校園氛圍民主。除了適應「去行政化」風潮,設立教授委員會;學校對學生們的管理也相當民主。羅子泓說學生有一個叫「上外學權」的部門,學生代表會根據學生意見跟校方溝通反饋,例如學校公共浴室在晚上11點就關閉,導致很多從市區實習回來的學生來不及洗澡,經與學校、物業方溝通,最終公用浴室延遲關閉了一小時。
學校為學生們服務的意識也非常強,全校園和宿舍區都覆蓋有wifi。2013年下半年,微信wechat等社交媒體正夯時,學校就及時推出了兩個公眾微信號,新生們可以通過手機查到自己的學號、宿舍、行動動線等資訊,而老生們可以查到自己的晨跑次數、校車時間、圖書館的館藏資源和當前借閱狀況等一系列實用資訊。學校圖書館也推出了自己的APP,學生們可以「移動借書」,有網路查詢、預約、續借、薦購功能,還會提供還書、過期提醒、預約到書等各種通知服務。
其他外語類高校都會有的多元文化,上外也不缺。德語系的德國美食、啤酒文化節,日院的紅白歌會、遊園活動等,各類型文化活動,每個季節都在上演。而經濟前景和發展機遇都很強大的上海,給這些一心向外探索的學生們,更廣大的空間,更自主的意識。有志向的你,何不去試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