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期】大陸藝考正當時

三思而後行

劉媛媛

5876842024850970941又到一年藝考時。2月7日開始,中央戲劇學院、中國傳媒大學、北京電影學院等大陸知名藝校相繼展開對藝術類人才的選拔,火爆程度和往年不相上下。中央戲劇學院的廣播電視節目主持專業報錄比達159:1,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專業報錄比接近170:1,熱門專業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也備受考生歡迎,考錄比高達80:1(數據來源於《新京報》)。

與名校熱門專業招考持續「高溫」不同的是,多個省份藝術類專業統考人數減少,熱度降溫,很多考生都抱著「培訓幾個月,速成藝術家」的心態參加名校招考。這種現象不僅使我們思考:藝考之路應當如何走?

一思自身條件

夢想,人人都會擁有的,但藝術的夢想不一定適合每一個人都去追尋。要實現夢想,也要切實考慮自身條件是否滿足。自身的內在條件與外在條件不可或缺。其中,內在條件包括個人選擇藝考的初衷、專業基礎、以及意志力堅韌程度等。有句名言:態度決定一切。如果藝考生因華麗的物質追求、亮麗的裝飾選擇藝考之路,沒有單純的對專業的執著的熱愛,亦不會取得成功。

再者,對於學習藝術專業來說,天賦很重要。對於專業的把握,審美的要求,以及經過訓練之後的專業能力等都是考量要素。眾所周知,韓國是最大的造星國家之一,娛樂公司要培訓一個練習生,沒有五年十年的功夫是不會讓訓練生出道的,這既是對專業的尊重,亦是對培訓生的負責。

但是,近年的大陸藝考生不少選擇參加短期培訓班,短短幾個月的時間,集中學習應試技巧,彌補文化課分數低的短板,這種急於求成往往害了考生。據《安徽商報》報導,來自蕪湖市的高三女生小賀報考的是播音主持與表演專業。小賀自稱,考前她僅參加過輔導班組織的37天應急培訓,興趣並不是主要報考原因,主要為了彌補文化課成績差的劣勢。事實上,對於藝術專業的學習需要一種堅韌的意志力,是一種堅持不懈的努力而非一時半刻就能促成的。

就外在條件而言,根據表演需要,雖然俊男靚女並不再是唯一的選拔條件,但是漂亮的外表依然居大多數參考者。當年鞏俐藝考時,多次被老師指出其牙齒不夠整齊。此外,物質上的投入也要相對於一般的文化考試大。因為需要專業的藝術訓練,所以這筆額外的培訓投入更是家長們不小的負擔。考生在選擇藝考路時不能不考慮這些條件。

二思學校教學

能夠被知名藝校錄取的考生畢竟在少數,更多的考生則是被非知名院校錄取,有些甚至並不是藝術類院校,僅僅是開設了藝術類專業的綜合院校。並且,很多二三流院校的藝術專業的教學制度並不完善,硬體條件跟不上,軟體師資匱乏,學生們大費周折被錄取之後,卻學不到本應該掌握的專業技能,為藝術考生帶來了巨大的心理落差。學生荒廢了大學時光,更是丟失了掌握一技之長的機會。所以,這也就造成了學生們想擠入名校的局面。

三思就業

與許多高校動輒上萬的火爆藝考場面相比,畢業後真正願意、並且能夠從事藝術行業的學子,可謂九牛一毛。在看似熱火朝天的招考之後,是薄弱的專業資質和殘酷的就業現實。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2009級表演專業的張同學,在畢業後參加了北京市公務員招聘考試,並沒有從事表演專業。諸如此例比比皆是。

隨著近年大陸政府扶持文化傳媒產業政策的頒布,演藝事業蓬勃發展。然而,大陸演藝事業機制並不完善,工作也相對不穩定,戲劇影視的品質參差不齊,這造成了藝術生工作難覓,成名之路舉步維艱。知名主持人謝娜和中國傳媒大學表演系畢業的鄧家佳均在《非常靜距離》中坦言,畢業後的早些年都曾做過「北漂」,日子非常辛苦,很多時候都曾想過放棄。但相比於更多人,謝娜和鄧家佳還算是幸運的,在刻苦努力後他們迎來了事業的蒸蒸日上,而更多徘徊在夢想門外的年輕人,卻還在尋找第一桶金的路上苦苦追尋。

從藝之路並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種對藝術專業的熱愛與努力,需要一份對專業素養磨煉的付出,也需要一顆持久努力的恒心。因此,能否走上藝術之路,還需考生全面權衡自身資質、擇校及就業等多種問題,三思而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