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犇報‧第47期】【專題】美麗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呼喚(四)

  
基層實踐聚焦──

為生態文明建設開啟新航程

不尊重自然的發展道路是走不通的

內蒙古鄂爾多斯境內的庫布其沙漠是京津沙塵暴發源之一。庫布其沙漠東端一個叫展旦召的小村莊,村民吳飛家的40多隻綿羊正在圈舍裡悠閒地享受午餐。一旁的倉庫裡堆滿了從自家草場上打回來的紫花苜蓿等新鮮飼草,足夠羊群度過整個冬天。

10年前守著日漸退化的草場每天犯愁如何讓羊兒吃飽,現在吳飛家80畝草場已經重現了他小時候的繁茂景象。

鄂爾多斯市林業局局長丁崇明說,鐵的事實證明,不尊重自然的發展道路是走不通的。由於大量開荒和過度放牧,上世紀80年代初鄂爾多斯市荒漠化面積曾達到國土面積的86%。2000-2008年,鄂爾多斯逐步在全市範圍實行禁牧,引導農牧民轉向設施圈養,同時大力恢復草場植被。

經過幾年努力,鄂爾多斯全市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森林覆蓋率成倍上升,不僅換來了藍天綠地,而且牲畜品質明顯提高。「過去10年,大自然給鄂爾多斯上了深刻一課,這是新時期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一筆寶貴思想財富。」丁崇明說。
    
只有讓綠色產生效益,才能真正保護綠色
 

2009年江西申請建設鄱陽湖國家級生態經濟區時,曾有人提出一個疑問,生態保護不僅需要多投入,產業發展還受限制,作為欠發達地區的江西為什麼會感興趣?

在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核心示範區共青城全國青年創業園中,錦興紡織公司廠區,整潔的車間內只聽機器轟鳴,卻看不到幾名工人。據介紹,由於採用世界頂尖設備,機械化程度大幅提高,廠區粉塵污染大大降低,同時用工減少90%,產能提高30%,產品附加值提高40%。

事實上,錦興紡織公司代表著共青城市的產業發展標準:低污染、低能耗、高產出,這是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關係處理上堅守的底線。目前,共青城市人均GDP達到9800美元,是江西省平均水準的三倍,萬元GDP能耗僅0.28噸標煤,不到江西省平均水準的三分之一,空氣和水質均達到國家一級標準。

與共青城市遙相呼應,在內蒙古庫布其沙漠邊緣的達拉特旗,一條全新的生態產業鏈也正在崛起。

過去8年,達拉特旗東達生態移民村累計吸納從周邊生態退化地區搬遷出來的農牧民近萬人。負責建設移民村的東達蒙古王集團同時引入獺兔養殖引導移民改變傳統畜牧方式,現在這條綠色產業鏈已經初具規模。

今年東達移民村獺兔養殖全產業鏈規模產值已經超過3億元(人民幣,下同),獺兔養殖給一個普通養殖戶(2500隻)帶來的年收入超過10萬元,初步形成了生態系統修復—綠色產業發展—百姓致富—更加注重生態系統修復的良性循環。
  
制度創新和公眾參與

中國大陸一些地方官員和專家坦言,當前中國與發達國家的最大差距是生態的差距,生態文明建設任重道遠,最大的瓶頸在於能否克服局部和整體、短期和長遠利益之間的矛盾,迎難而上的動力在於制度創新和公眾參與。

江西南昌的灣里區風景名勝眾多,有南昌的綠肺之稱,然而在近年來全市經濟快速增長中感受到越來越大的壓力。2009年,南昌市開始在全市區縣範圍探索政績差異化考核制度,按照各區縣的功能定位確定考核內容,工業開發區重點考核工業增加值,而灣里這樣的生態功能區則不再考核工業增加值、招商引資等經濟發展指標,主要考核生態禁伐、森林防火等生態建設指標。

為了讓不考核經濟發展任務的灣里區擁有足夠的發展財力,南昌市還嘗試每年通過財政轉移支付近5000萬元,保障其生態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的投入,不讓搞生態保護的地區在發展上吃虧。 實行差異化考核後,灣里區連續3年位居南昌市考核第一。

如果說,南昌差異化考核制度創新是從體制內主動釋放驅動力,那麼PM2.5監測納入環保新國標,則顯示出生態文明建設的一股外部動力源泉。

從2011年秋天到歲末,橫跨京津冀等9省市持續蔓延的霧霾天氣,把空氣品質超標問題推到社會輿論聚光燈下,公眾呼喚PM2.5監測的聲勢一浪高過一浪。 2011年12月30日,大陸環保部常務會議通過了經過兩輪意見徵求的新《環境空氣品質標準》,首次將PM2.5、臭氧納入常規空氣品質評價。2012年1月6日,北京市環保部門首次公佈了一組研究性監測資料,拉開中國大陸啟動PM2.5監測及發佈工作的序幕。

從公眾感知霧霾困擾,到「圍脖們」借助網路平臺呼籲推動,再到新《環境空氣品質標準》出臺,PM2.5在幾個月內快速升溫並正式亮相,完成了一次公眾民意表達與國家環保政策調整的良性互動。(新華社)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