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懸風波的弦外之音
■ 張方遠
隨著年底北京演唱會的取消,11月初發生在英國曼徹斯特的「張懸事件」,應該算是告一段落。把這個事情稱之為「張懸事件」,其實過度放大了這次的風波,但在這個人人都能擅用網路的時代,再加上媒體的渲染,再小的雪球也能滾成威脅脆弱的兩岸關係的大雪球。
此次風波除了兩岸網友與張懸本人在網路上相互回應(當然也包含了謾罵叫囂)之外,連陸委會與國台辦都出面緩和氣氛,甚至張懸的父親焦仁和也發表聲明表達立場。這就是現今瀰漫在兩岸「去政治化的政治」的現狀,那位「no politics today」的大陸同學和張懸看似都在迴避政治,但事實上從台灣學生在台下舉起青天白日滿地紅旗開始,到張懸接過旗在台上展示,這都充斥著滿滿的政治。
有人說這場風波而引起了兩岸網路論戰,其實是兩岸青年對話交流很好的契機。這話當然沒有錯,過往兩岸因冷戰與內戰而造成的政治軍事對立已然不復存在,兩岸之間的交往也該從資本邏輯的經貿交流,過渡向放下成見、重新認識彼此的路途前進。但是這個發展的難得曙光,會不會被某些由於去政治與去歷史的脈絡而再度重重掩蓋?兩岸之間積重已久的老問題,由於缺乏歷史視野的認識,仍然未被觸及,當然也就難以解決。
在這個音樂場合,張懸選擇在為數不少的大陸學生面前拉起青天白日滿地紅旗,表示她的確有弦外之音想傳達給在座的大陸學生。張懸說得很好:「旗幟,鳳梨酥,台灣米,高山茶和繁體字,對我來說都是一樣的。它們都代表著我來的地方」。但必須追問的是,這面「旗幟」象徵著什麼?
2008年兩岸交流管道開放之後,與李扁時期相比,台灣青年對中華民國的認同與支持是明顯提高的,但對於中國人身份的認同卻降至歷史新低。這個趨勢說明了,偏安獨台化之後的中華民國,已經成為台灣青年抗拒中國的新型態。形式上,中華民國憲法是涵蓋大陸地區的「一中」憲法,至今依然。但在本質上,中華民國則歷經了兩次轉折,第一次是韓戰爆發以後,中華民國與美國結為緊密的軍事同盟,為了承擔東亞反共前哨的職能,通過思想文化與人材教育等渠道,台灣也成為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意識形態與「普世價值」的傳聲筒。中華民國做為親美(日)、反共、圍堵大陸的角色與性質就此確立。第二次的轉折,則發生在90年代李登輝執政以降,就算憲法沒動,但通過法律條文的修訂、政府體制的變革、中小學教科書的改寫等手段,掏空中華民國的中國根基,割斷兩岸的淵源,將中華民國推向「準台灣國」的性質。
中華民國及其相關政治符號所表現出來形式與本質的落差,以及其本質的屢次變革,共同形塑了今天台灣民眾(特別是青年)對中華民國的認知與想像,並且在馬英九執政之後集大成。就算張懸是無意識的舉旗,但那一面代表中華民國的旗幟,確是有其特定的意義與立場。正因為如此的背景,張懸的舉動才會在台灣獲得英雄式的讚揚,也透過這次的風波,網路上又開始流傳諸如「台灣人為什麼不認同中國」的去歷史的老生常談。
另一方面,台灣媒體沒有呈現的是,相較於斥責張懸為「台獨」,更多的大陸網友其實是為張懸鼓掌、認同張懸舉旗的。不能否認大陸對中華民國有好感的青年愈來愈多,但背後所反映的卻是大陸在改革開放之後整體的歷史虛無氛圍,將台灣島上的中華民國視為對大陸現狀不滿的情感依託,同時又是西方意識形態與「普世價值」的「燈塔」。正如一位陸生在報上投書所言:「它(青天白日旗)和英美國旗一樣,採取經典的紅、藍、白三色,其中蘊含著孫中山的立國理念,一種高度西化的民主理想」。
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首先應該是相互尊重,其次是相互理解,從而共同謀劃出一條適合未來的道路。兩岸未來的政治安排,第一步就是要正視現狀,因而大陸政學界當前出現如何面對中華民國的討論聲浪是理所當然的。但不該被忽略的,則是兩岸青年之間逐漸浮現的新共識──認同一個親美、拒絕中國,且代表西方現代化「普世價值」的中華民國,趨於僵守中華民國的政治符號──這是兩岸在未來必然面對的複雜且隱蔽的問題。我們可以從張懸風波所學習到的是,兩岸之間不能只停留在同情式的理解,背後更深刻且富含歷史意義的脈絡,才是我們應該誠懇以對的問題。否則,看似熱絡的交流或親切的包容,其實都隱藏著加深壁壘分明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