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期】真古西安城(一)

圖文/賀克

6.豌豆黃

豌豆黃

每到新地點,剛來總是覺得昏昏沈沈。也許因為新鮮,而我習慣硬記下陌生的景物免得迷路,所以腦袋特別累。所幸這趟來西安(長安)就住在南城牆口的青年旅社,開門十公尺就是城牆,熟悉得快。

住在舊城城牆裡有個好處,古都尺度不大,如果你腳力夠、有好奇心,兩整天就足以走遍大街小巷。如果分散、每天走一部份,也很容易就感覺自己就像長住城裡的人。機場大巴下一般都在「鐘樓」附近有下車站,從這街口到哪兒都說不上太遠,只是多了行李,還是可以隨手招上三輪摩的。

麵食天堂

來之前,本地朋友就說了,北方是麵食的天堂,何況西安呢?當然得吃盡正宗的各式北方口味兒。陝西本地最著名的是「ㄅㄧㄤˇㄅㄧㄤˇ麵(梆梆麵)」(其寫法見圖示),好吃,這個字甚至正在申請「世界遺產」。梆梆麵的口味怎麼說呢?主要因為製程包含了甩、扯,口感不同於普通麵條,又因為外型較寬,他們就說「陝西八怪」扯麵像褲腰帶,但也真有回民打出腰帶麵的字號。

可是我朋友竊竊的說,她個人認為最好吃的是「粉巷」上頭的一家店,所以第一晚來「回民街」就先不吃梆梆麵了。反正看著這樣的餅那樣的餅、肉夾饃、粉蒸、甜的或辣的涼皮以及各種由豌豆粉做成的點心,還有甄糕啦!棗味兒很重的糕點們、綠豆糕、現砸花生餅芝麻酥、烤羊肉串兒、烤的滷的各個部位的羊肉,然後又是那樣的饃這樣的饃,早就夠吃了。

特別是「羊肉泡饃」值得多說。你不一定要去老米家、老孫家,因為「泡饃」本是各家尋常的食物,每家自有特色。這項日常食物看似簡單,就把餅給掰開扔進去嘛!我便漫不經心的掰著,還嫌伙計動作慢,都快掰完了還不上羊肉湯來。我朋友瞧了我的碗,結果大笑著說「你這種掰法,手指頭兒似的大小,明天肯定便秘!泡饃的餅是『死麵』呀!你別看他粉白粉白以為有漂白,其實是因為沒有經過發酵。」嚇!這就懂了,最好多花功夫把餅碎成半片小拇指指甲的大小,然後伙計才拿回去煮,再來才能上桌。

「也許從前要長途跋涉吧,吃一碗能撐一天」朋友說,「以後你就每天選幾樣東西吃。」這也是為何她建議住城裡,離吃的地方近。古城的格局是「正」東南西北,餓了就朝「鐘樓」西北角「回民街」晃過去,不會迷路。但別一下子吃多了,你不曉得下個轉角還有什麼怪食物。

西域與關中

真的得來了才知道,不對,其實百度一下或問估狗大神也能知道,西安是真正歷史悠久的古城。記得我的本地朋友來台讀書時總裝生氣地說「你們不讀歷史呀?嗐!十三朝古都呀!居然跟我説沒聽過西安!」是這樣的,如果沒有辦法激起實感,知道的事情確實很難融為身體的一部份。即使,許多遺跡例如課本說的「阿房宮」,或其他地方,早就焚燬在兵亂中,徒留地表凹凸的舊址。

我突然又想起另個大陸朋友說的笑話,他說,如果人們聚在一起爭論誰的地方歷史久,那麼只有西安人聞風不動,什麼聯合國教科文世界遺產啊!都滿不在乎。這是西安嘛!可若真是這樣,「歷史悠久」與「正統」的關係也就值得玩味兒了。

在回民街吃東西的時候便感覺,許多是回民口味,要不也是回族在賣著。當然,「族裔」並不是簡單能從裝扮與臉型而得知,像我本人在雲南、內蒙、山東、上海、香港都曾被當作當地人。這就要提到那天早晨,我特別早起,想由南門往西北方向走去「西倉鳥市」。一橫、一豎的拐著巷弄,走到了「大學習巷」、廟後街(城隍廟北邊的街)一帶,正舉起相機拍攝左手邊牆上的奇怪符號,突然一路過老大爺問我「師傅,這廟能進去嗎?」嗄?我才發現自己就站在「大學習巷清真寺」入口處。「不曉得呀」我説著便和老大爺一起進去參觀那座建築漢化、庭院富有園林味兒的清真寺。

後來我上了網,查到小小西安城裡便有七座清真寺,回民的比率也是中國前幾名。理解西域影響的深厚,出來繼續走在沒什麼的觀光客的尋常街市,便覺人們的神情豐富了起來。西安建在「秦嶺」上,居於中國大陸自然地理的中心處,北接內蒙而由多個山脈、河流包護著俯視東南,這也意味著它在古「胡人」與「漢人」的文化交接處。認真著想,就不難理解歷史裡這麼多重要的人物是胡人、回回。幾千年的歷史,權力中心本身已位於那麼混雜的交接帶,或許從來不該在意「純粹漢人」的「正統性」這事兒。

大唐芙蓉BOT

也許我們該留心的不是混、雜、亂,而是單權力。他們說西安的「大雁塔、小雁塔」是保留比較完好的唐朝文物,可以去看看。攤開地圖,若坐地鐵二號線,在長安北路、友誼路下車能到小雁塔,坐到「小寨」就能經過「陝西歷史博物館」然後去到「大雁塔」。很方便,可是我朋友說她不要帶我去。

「怎麼呢?妳說兵馬俑太遠了每次有朋友來你就得帶一趟、煩了,我能理解,但大雁塔,妳是覺得太方便了所以可以丟包嗎?」我問。「嗐!你不懂啊!來來來!看地圖!你看這大雁塔、大唐芙蓉園、曲江池,還有曲江海洋世界,全都外包給『曲江』這一個公司了。雖然政府說大雁塔這兒是4A級景區,但為了賺錢他就一直讓擴建,除了『塔』以外的地方都是新造的,我才不要花時間去瞎晃咧!」她說。

「呃,那我還要去嗎?」「你可以去啊!你是外地人,咱去了有違西安憤青之名!哈哈」她笑說,「這地鐵最近才造好的,開發商就拿地鐵圖來當作房市炒作圖了!你去吧,坐地鐵去吧!呵!」。「欸,好吧。那,晚上還是鐘樓見呀!」還是得瞧瞧這超誇張尺度的「BOT」。(待續)

旅遊新知:

大肉是豬肉,牛羊吃鹼草

在北方,日常生活透露「伊斯蘭」之普遍。伊斯蘭不吃豬,在回民少的地方,餐廳會明確讓人知道它不用豬肉製品,但西北的情況相反,吃豬得找掛有「大肉」招牌的店家。大肉就是豬肉的別稱。

不吃豬,就多牛羊。人在西北,牛羊肉的口味也感覺不同,卻說不出具體差異。似乎不是品種、部位的差別,亦非在肉塊兒間多串塊肥肉、多灑茴香就等於「西北味兒」。那天不經意地問了,烤串兒的大叔説「牛、羊肉屬酸,但是西北的牛羊多吃『鹽鹼性』牧草,中和了肉質,去羶味兒。」才曉得道理原來這樣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