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學和辯證唯物論(2)
■ 吳國禎(北京清華大學物理系台籍教授)
上回,我們簡要介紹了辯證唯物論。這回,我們也簡要對比它和禪學的一些異和同。當然,禪學的內容浩瀚,我的所知也是很有限的,並且,我只能舉出很有限的幾個事例來分析。我主要的意思是通過這些事例的對比異同,從而有助於對它們的認識、了解和分析,並能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
首先,我們得了解到,禪學是充滿著辯證的思想,只是它往往混淆了認識的主體和被認識的事物(即客體)之間的區別,或說它是唯心論的辯證法。
A.禪學說:「一迷戀就是眾生,一念悟眾生就是佛」。一切都在一念之間,「一心具足十法界」。修行在於破執著,先破我執,後破法執,最後把能破所破都破去,達到我空和法空。
分析:這裡禪學所言的積極意義是強調要客觀,不可主觀認定,主觀想像。辯證唯物論強調,主觀的認識要儘量符合客觀的實際。主觀的認識和客觀的實際,二者不可能完全一致,所以強調要經常地,審思這個客體和我們主體的認識的差異。特別要注意到,因為客體是經常變化的,就更要求我們要注意這點了。
B.禪學說:「緣生性空」。緣生說,事物是有條件的存在,互為條件的,一切諸法都是條件的組合,故其性本空,沒有一個實體的體性,沒有一個實在性可得,故曰「性空」」。(事物緣起無自性)
分析:這和辯證唯物論的對立面的事物既有統一的方面,又有相互轉化的另一方面是一致的。其本質是事物的多樣性、轉化性、暫時性,但不是「空無一物」的。如果只注意到「轉化」、「變化」的過程,就會感到是沒有「實在性」。但這不全面,沒有對立的「實物」的「存在」,何來有「轉化」呢?
辯證唯物論說,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不是不變的,它們是會相互轉換(不是簡單的對調、轉化)而往更高的層次發展。辯證唯物論強調對立統一雙方的分別和區別,強調要重視它們的存在性、合理性,而不是漠視它們的差別,這樣,才可以全面認識事物,乃至掌握它們的發展、轉化。辯證唯物論重視事物的對立性,即如生、死;愛、恨,因為這是事物的本質,事物的發展過程。辯證唯物論考慮的是事物的轉化,在一定的條件下,會否往不利的方向轉化。辯證唯物論研究對立雙方的性質,對立的條件,從而創造條件,使「轉化」朝著有益的方面發展,但也不是不顧條件地,超乎事物可能發展的範圍(這就是妄想了),而有所強求。果如此,則必然導致「惡果」,也就造就了「煩惱」。
C.禪認為世界的本質在人們的「心」中,是來自「心」的主觀的結果,而不是客觀的事(實)物。世界的本質是因緣而生,是無常的緣起。因此,是無,是空(事物是永恆的變化,無始無終,故是無和空)。萬千事物的分別均在於心的妄臆所致。因此,要求不要以名去分辨所見,而是要通過「去我」來接近,來了解本質上是空無的萬事萬物。這萬事萬物的不同,其實是我們主觀的臆斷。如何「去我」呢?禪提出了一些方法。其最根本的就是要求人們進入一種「空無」的「自我無物」狀態。在此狀態時,人們的智慧最高,就能認識這空無的本性。這有如人在極端無望的情況下,往往能激發無窮的能力(這也是禪追求的境界)。這種本性不可言傳,只能自己去追求,自己去感受。
分析:禪所認定的因緣而生,具有辯證的意涵。這方面和辯證唯物論有共同、共通的部分,這是應予肯定的。禪定能提升人們的心境智慧(修智慧,修覺悟,包括心理素質),這也是要予肯定的。但是,「智慧」是主體的屬性,我們不能離開「客體」,空談人的「智慧」。人的智慧只能在認識客觀事物,處理客觀世界矛盾的能力時,才能體現,才有意義,這智慧只能表現在對事物變化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因此,從事生產的活動,科學實驗的活動和接觸眾生(社會)的活動是不可避免的。獨處深山老林,與世隔絕的人,空談其智慧是沒有意義的。
禪的立論從本質來說,認定「心」是第一性的,事物的本質在於心,所以說是唯心論的。從唯物辯證的觀點來理解禪,有助於對禪的理解,特別有關辯證的方面。反之,認定禪的人,如果能對比唯物辯證的觀點,應也能加深對禪的認識,即如對禪的核心──空無的理解。我們對世界的認識,也是經由對「心、物」對立的對比,反覆逐步深入的。唯物辯證論者強調世界「物」的第一性,不等於可以忽略和它對立的第二性──「心」。
我們這樣的分析、看法並不是否定佛學、禪學在歷史進程上的意義和角色作用,相反地,我們提倡看待歷史上的事物、人物不能以今天的認識和觀點來強求。我們總得尊重歷史,尊重珍惜歷史上的文化和人物,特別是那些推動歷史前進的思想和人物,不論它們是唯物論的,還是唯心論的範疇。另一方面,我們對這類問題的看法,也不能不顧今天的認識(近代物理學的發展也厚實了辯證唯物論),而停滯在古代的觀點,成為古人的俘虜(絕對的「厚古薄今」)。總之,我們要歷史地(包括今天和昨天)、全面地看待這些問題。
自然,我們應看重(積極的是贊成)人們去修禪,學習感受因緣、辯證的世界。學習正確、合宜的待人處世(EQ好)──「不」執迷不悟(能心胸開闊地接受新事物、思想),眾生平等(民主的涵養),不沉迷物欲,不暴殄天物(不愛惜它物,破壞環境,大吃大喝)──的良好品格和乃至具有一定智慧的、善於了然世事的素質。然而,從認識論的角度言,我們畢竟要了解其唯心論的本質。就因為這個本質,反而往往又會使人們走入一種不合宜的極端態度──不講科學、不客觀、不理性,乃至排他的。這其實也違反了「慈悲,普度眾生」的大氣度。(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