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期】方遠觀點:殖民地台灣人是日本人嗎?

專題_台灣人的身份認同(上)

編按:今日,當兩岸政治全面對抗,而社會經濟卻表現出進一步融合的需要時,「脫台者」這個觸動政治敏感神經的詞彙應運而生。二十一世紀之後台灣再度來到十字路口,台灣人再度面臨出路的選擇。台灣將往何處去?台灣人將要如何看待自己的身份?本版專題「台灣人的身份認同(上)」,刊登葉蔚南、張方遠兩位先生的文章,從歷史的縱深為當前台灣人身份認同危機把脈。另外,預告本報下一期(178期)的「台灣人的身份認同(下)」,也將刊登鄭鴻生先生的文章〈台獨運動自我否定的空洞主體〉。敬請期待。

文/張方遠

引起爭議的電視劇《智子之心》。

引起爭議的電視劇《智子之心》。

最近因為大愛台《智子之心》的爭議,有一種論調逐漸浮上檯面,甚至蔚為主流。即主張日本殖民地統治下的台灣人是日本人,所以當時台灣人視日本為祖國也是天經地義的。

這種說法看似有理,實則一廂情願把當前的認同想像硬套在歷史上。日本人確實在台灣推行「同化」與「皇民化」運動,但前提正是因為日本人並未把台灣人當成日本人,才需要把台灣人改造為歸附的「皇國臣民」。從教育的民族差別政策來看,日殖時期日本小孩讀「小學校」,台灣小孩讀「公學校」,也說明了台灣雖是日本領土構成部分,但兩者並不能劃上等號。

也有人說,在法律意義上,當時的台灣人就是日本人。問題在於,殖民地人民適用的是殖民地特別法,不能適用日本(內地)的憲法與國內法;且在法律用語上,殖民地人民稱為「外地人」,以區別於日本本國人的「內地人」。台灣總督府出版的《警察沿革誌》,稱日本人為「內地人」,台灣人為「本島人」,原因也是在於日本人從沒把殖民地台灣人當做是日本人。

很多經歷過日殖時期的台灣長輩,都曾回憶當年被日本人辱罵為「清國奴」的屈侮,殖民地台灣人從來不是日本國民。今天的台灣人卻要說日殖下的台灣人是「日本人」,這不就是「自甘為奴」的邏輯嗎?

另一方面,先前台灣興起「灣生」熱潮,稱灣生見證了台日情誼。但是日本戰敗後,「灣生」從台灣回到日本,卻在日本本土受盡歧視,被貼上「引揚者」(遣返者)的標籤,才會對故鄉台灣產生複雜的情愫。當時連在台灣出生的日本人,都不被視為真正的日本人了,更何況是殖民地台灣人。

「殖民地」的本質不該被去脈絡、去歷史的中性化,台灣人只是日本人對外擴張的工具,同化就是戰爭總動員的前奏,把台灣人送上戰場「為天皇盡忠」。在此殖民地性格之下,才會催生出蔡培火所言「台灣是台灣人的台灣」,這個既本土又素樸的「台灣意識」,揉雜了民族意識與反殖精神,體現了殖民地台灣人並不認同自己是與日本內地一致的日本人。

回歸前後的香港人,除了少數極端的港獨龍獅旗追隨者之外,本土意識再高漲,也不會說自己是「英國人」。當前台灣在反中情緒下,瀰漫著美好浪漫的「(日本)國境之南」想像,但當年的「殖民地台灣人」也不會因此順理成章變成「日本人」。把殖民地台灣人等同於日本人,那麼台灣人對於日本的戰爭、侵略與殖民罪行,是不是也該負起相同的責任,並受到應有的清算呢?

相關文章:霧峰林家與台灣史:記兒時飯桌上的故事

相關書籍推薦 人間書訊:《重認中國:台灣人身分問題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