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期】「國家寶藏」特展九件文物的身世

文編/林素卿

大陸九大博物館館長現身介紹九件特選國寶文物

大陸九大博物館館長現身介紹九件特選國寶文物

作為北京故宮博物院2018年的開年第一展,《國家寶藏》特展2月12日在北京故宮的箭亭廣場揭幕,由大陸9家博物館推選的9件文物影像,清晰呈現在人們眼前,9大博物館分展也同步啟動。

由觀眾投票和特展評選委員會共同選出的9件入選國寶,分別是浙江省博物館藏《玉琮》、湖北省博物館藏《雲夢睡虎地秦簡》、陜西歷史博物館藏《闕樓儀仗圖》、河南博物院藏《雲紋銅禁》、上海博物館藏《大克鼎》、遼寧省博物館藏《萬歲通天帖》、南京博物院藏《大報恩寺琉璃塔拱門》、湖南省博物館藏《皿方罍》和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石鼓》。

展覽借用了中國多寶閣的概念,共設9「閣」,每個閣內放置「國寶盒子」,通過LED高清液晶螢幕顯示9件特展文物的樣貌及細節。同時,設計借用中國園林的手法,以特定的位置擺放盒子,每個盒子只有一面為動態國寶展示,避免形成圖像之間的干擾,同時觀者也需要「尋找」9件國寶,以此增加趣味感,觀展的過程也是節目「尋找國家寶藏」的真實反映。特展為期兩周,覆蓋2018年整個農歷新年假期,於2月25日結束。

下面,來看9件文物入選《國家寶藏》特展的原因:

浙江省博物館入選國寶:《玉琮》

由大陸藝人周冬雨擔任國寶守護人的玉琮

由大陸藝人周冬雨擔任國寶守護人的玉琮

入選原因:玉,早已融入華夏子孫的血脈。中國人有「寧為玉碎」的錚錚鐵骨,有「琨玉秋霜」的堅貞不渝,也有「化干戈為玉帛」的和諧友善。神人獸面紋,是良渚人創造的圖騰,見證了華夏先民的神乎其技的智慧,經天緯地的信仰,見證中華文明5000年的文明,投射至中華大地的燦爛光輝。在其遺址上發現的防洪壩、宮殿、祭壇、作坊、居址和墓葬等一些列的重要遺址更令人驚嘆。而這一力證中華五千年文明聖地的良渚遺址,在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上已經進入了衝刺階段。人們可以在浙江博物館「越地長歌」展廳中欣賞到這件國寶。

湖北省博物館入選國寶:《雲夢睡虎地秦簡》

《雲夢睡虎地秦簡》

《雲夢睡虎地秦簡》

入選原因:西元400前左右的《雲夢睡虎地秦簡》和西方《法蘭克福法典》都是早期封建性質的法典,但是中國比它早一千多年。不僅是時間長,而且《雲夢睡虎地秦簡》所載的秦律,已經形成了體系,對當時說來相當完備。

「今過安陸」是官吏「喜」寫在《雲夢睡虎地秦簡》35號竹簡上的四個字,記錄了秦始皇第二次出巡經過安陸縣。當時的盛況,喜並未進行描述。《雲夢睡虎地秦簡》4萬多個工整的秦隸漢字,從戰國七雄到秦國一統的那個歷史瞬間,就被一位普通的小官吏用最直接的方式保存下來。人們可以在湖北省博物館的「鳳舞九天」展廳欣賞到這件國寶。

陝西歷史博物館入選國寶:《闕樓儀仗圖》

懿德太子墓壁畫《闕樓儀仗圖》局部

懿德太子墓壁畫《闕樓儀仗圖》局部

入選原因:《闕樓儀仗圖》是罕見的唐代繪畫珍品傑作。壁畫繪製了唐代宮門前,標誌性的闕樓建築,由高到底分為三層,為後人留下了難得的唐代宮殿建築實景圖。包容萬象的唐文化,蘊藉歷史之氣韻,再現盛世的風範。人們可以在陝西歷史博物館「唐代壁畫珍品館」欣賞到這件國寶。

河南博物院入選國寶:《雲紋銅禁》

禁是古代貴族放在廟堂之上祭祀時盛放酒器的桌子

禁是古代貴族放在廟堂之上祭祀時盛放酒器的桌子

入選原因:「無彝酒,飲惟祀,德將無醉」,周朝將商朝縱酒亡國的教訓引以為戒。早在《尚書•酒誥》中便記載了周文王對子孫和官員們的告誡,不要經常飲酒,只有祭祀才能飲酒,飲酒要以德自持,不要過度。雲紋銅禁的一個「禁」字,仿佛先人的勸慰言猶在耳,擲地有聲。

銅禁所使用的「失蠟法」,顯示了周人的驚人創造力,而「失蠟法」傳承千載,仍能啟發今人在航空領域的技術創新。人們可以在河南博物院的「大象中原」展廳中欣賞到這件國寶。

上海博物館入選國寶:《大克鼎》

大克鼎又稱膳夫克鼎,西周晚期(孝王時期)一名叫克的貴族為祭祀祖父而鑄造的青銅器。

大克鼎又稱膳夫克鼎,西周晚期(孝王時期)一名叫克的貴族為祭祀祖父而鑄造的青銅器。

入選原因:大克鼎於清光緒年間出土,是周鼎器形的典型代表,鼎腹內壁上的二十八行金文,為研究周朝歷史,提供了重要的資料。歷經戰亂動盪,大克鼎被其收藏者妥善保管,終被上海博物館珍藏至今。人們可以在上海博物館的中國古代青銅館中欣賞到這件國寶。

遼寧省博物館入選國寶:唐摹王羲之一門書翰卷《萬歲通天帖》

《萬歲通天帖》

《萬歲通天帖》

入選原因:「洛石赤心,以出寶圖,筆法之神,匪臨伊摩」,這首是岳飛之孫岳珂描述《萬歲通天帖》當年震動朝野盛況的詩。盛唐時代是中華文明和中國文化的鼎盛時期,王羲之被譽為「書聖」,他的書法成為楷模和經典。文化盛世更表現為藝術的創造和文化的創新,在書壇上湧現出歐陽詢、虞世南、顏真卿,柳公權等新的高峰。人們可以在遼寧省博物館中欣賞到這件國寶。

南京博物院入選國寶:《大報恩寺琉璃塔拱門》

大陸藝人秦海璐化身金陵繡娘守護《大報恩寺琉璃塔拱門》

大陸藝人秦海璐化身金陵繡娘守護《大報恩寺琉璃塔拱門》

入選原因:明初期,永樂十年之後,凡是經過長江水面的船隻,在途經南京時,都會看到一番盛景:一座九層八面非常完美的琉璃塔,於金陵城中高聳,一百五十二個風鈴隨風作響。當年來到南京的外國商人與傳教士,在看到這座寶塔時都驚呼其為「奇觀」。但歷經數百年風雨的大報恩寺琉璃塔毀於戰火,使得後人無緣得見昔日金陵奇景。1958年,出土的琉璃塔構件,精美的琉璃磚面與栩栩如生的圖樣,令現代人得以一窺昔日明朝鼎盛時所展現的繁榮。人們可以在南京博物院明清展廳欣賞到這件國寶。

湖南省博物館入選國寶:《皿方罍》

《皿方罍》的器蓋與器身分離百年後才又重逢。

《皿方罍》的器蓋與器身分離百年後才又重逢。

入選原因:「皿而全作父己尊彝」,這是皿方罍器蓋上的銘文。「皿作父己尊彝」這六個字至今於器身上,仍然清晰可見。三千餘年前,皿氏一族為祭祀父輩先人,鑄出這尊青銅重器,成為後世不可多得的絕品,堪稱「方罍之王」。古人青銅器鑄造工藝之高,對宗室血脈敬重之情足見。三千年後,皿方罍現世,卻身首分離近乎一個世紀,它跌宕起伏的身世,見證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千年的興衰。人們可以在湖南省博物館「湖南人·三湘歷史文化陳列」展廳欣賞到這件國寶。

北京故宮博物院入選國寶:《石鼓》

石鼓(共十塊),秦,花崗岩質,高約90cm,直徑約60cm。

石鼓(共十塊),秦,花崗岩質,高約90cm,直徑約60cm。

入選原因:「濟濟馬薦,栺栺芄芄」,這是十面石鼓中馬薦石上的詩句,「吾水既瀞,吾道既平」是吾水石上的詩句。兩千多年前的秦國人在讚美他們的家鄉,河道修治得非常完善、樹木蔥郁、牛馬健碩。兩千多年後,即使秦國人家鄉容顏已變,但十面石鼓卻用漢字,將鄉愁鐫刻於時光軌跡之上。

蘇軾便曾經問過,為何石鼓可以獨立千載?也許正是承載着如此珍貴的故園記憶,石鼓才能逢戰亂消匿,遇盛世現身。石鼓也向現世人傾訴的這一切美好,關於祖先,關於信仰。人們可以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寧壽宮的石鼓館欣賞到這件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