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期】〔方遠觀點〕《乒乓》的意味

S__6275136文/張方遠

自《乒乓》9月30日在台北華山上映以來,屢屢聽到身邊朋友好評不斷,但是為了能夠第一手感受電影,我刻意避開這些友人的心得與爆雷,單純將之視為「恐怖來自於深沉的愛」系列其中一部驚悚片或是懸疑片。趕在影展結束之前,10月7日終於進到電影院觀賞這部期待已久的作品。

當天電影結束之後的Q&A時間,導演簡學彬說這部作品僅花了15天就拍攝完成,這讓我震懾不已,沒想到兩周左右的時間製作團隊就能將這樣一部充滿歷史縱深、社會現實與體制反省的佳作展現在觀眾面前。觀賞之後心中產生了兩個疑惑,本來打算在Q&A提出,但由於時間不夠而作罷。第一個疑惑是,為什麼選擇一個日據時期的傳說做為貫穿全片的楔子?第二個則是,製作團隊想要透過「乒乓」傳達給觀眾什麼樣的意象或意義?

兩個問題未在當時提出,就留給自己慢慢咀嚼,這篇觀後感也就算是自問自答吧。

近來台灣本土以歷史為題材的影視作品並不少見,甚至成為主流。但在這些影片中,歷史究竟只是當代人宣洩不滿情緒的工具,還是得以走近其中借此認清自己的面貌,或許值得加以思考。而《乒乓》選擇一個日據時期的鄉野奇談,試圖去挑戰、衝破社會主流對於日本殖民時期的想像框架,他們的努力與勇氣令人肅然起敬。無論是台灣女性杏子死於非命背後的真相,或是由官方、民間雙重建構起來似是而非的傳說為販毒集團所移用,都是在極其細微之處提醒觀眾歷史與現實的緊密連結,不應該僅僅用「美好年代」等過於簡單的想像去理解殖民歷史。

除了歷史縱深之外,《乒乓》讓人驚豔之處在於人際關係的拿捏、描繪與情感的揣摩,這些特點恰恰就是列夫特朋友最為擅長之處,有賴於他們長時間對於土地的觀察、投入與積累。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兩組人物,一組是男主角與橋仔之間的兄弟之情,另一組則是校長之女與桌球隊長之間的愛情。兩組人物透露出來的兩種感情,對於觀眾來說是人生都必須承載的。由「深沉的愛」轉化出來複雜的矛盾,往往令人束手無策、難以自拔,從而組成了社會問題的共相。

由這些人際關係與情感衍伸出來的階級問題,則是我們通常選擇迴避的難題。在偏遠地區出身於同一個家庭的「手足」,雖無血緣關係,卻有革命情誼,一個成為作育英才的老師,另一個淪為難以回頭的黑道,事實上他們都在社會的底層打滾,最終只能在體制與生存面前被迫做出痛苦而艱難的選擇,甚至被死亡帶向決裂。而高高在上的校長千金,看不慣父母所處階級與官僚體制的醜陋,選擇用幾近玉石俱焚的方式、自以為是的試圖跳脫於出身之外,但結局只能以悲劇收場。無奈與痛苦是社會現實的表象,《乒乓》用生動無比的方式使之形象化──這是一場拔河,如果我們不用盡力氣去面對現實的拉扯,在看見一絲曙光之前,就已註定失敗。

但是《乒乓》想傳達的不是黑暗的無力感,而是可能存在於任何縫隙之內的希望,以及得以窺見進步與未來的光亮。吳慷仁飾演的男主角,以老師的身分幾次在劇中強調:「小孩可以喊痛,但大人不行。」這個角色或許是列夫特製作團隊內心最為幽微的投射,也或許是社會良知的縮影,在黑暗與光明不斷拉扯過程中,總要有人心中永遠存在著類似當年陳映真《人間》雜誌提出的信念:「因為我們相信,我們希望,我們愛……」。

電影結束前的一句對白:「人生就像乒乓球,來來往往」,饒富哲理,令人好奇隱藏在《乒乓》片名之後的意象,更值得細細玩味。一顆直徑僅40公釐、重量僅2.7克的乒乓球,卻蘊含了世間的善與惡,滾動出不忍卒睹卻又充滿期待的人間樣態。來來往往之間,有得有失,但只要讓球繼續滾動下去,任何可能都有機會出現,「改變」的關鍵掌握在手中的球拍,輕言放棄只會讓球提前靜止下來。

《乒乓》做為「公視新創電影」之一,其「新」與「創」不只是在於製作、拍攝與宣傳的手法,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地方其實是他們說故事的方式,以及故事裡面厚實、多層的意涵,對於社會真切的關懷與批判,是永不過時的出路。

總之,感謝列夫特文化給了我們這麼優秀的一部電影!